對於愛因斯坦這樣的名人,很多想要成功的朋友都希望成爲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畢竟是世界偉人,誰都想成爲下一個愛伊斯坦。但又有多少朋友瞭解過愛因斯坦小時候的事情呢?愛因斯坦小時候是不是也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呢?在九型人格中,愛因斯坦小時候是怎樣的人格呢?

我們中,大部分的朋友都知道愛因斯坦是非常出名的物理學家,是現代物理學的開山鼻祖、集大成者和奠基人。但很少有朋友知道愛因斯坦小時候的事情。

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他的父母都是猶太人,愛因斯坦出生的時候,他的父母對他給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給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但他的父母很快就失望了,因爲別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愛因斯坦3歲的時候纔開始咿呀咿呀的說話。

愛伊斯坦有一個小他2歲的妹妹都能和鄰居輕鬆交流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還是很費力,反應也很遲鈍,他的父母也很爲他擔心。同齡孩子都開始上學了,而愛因斯坦到了10歲的時候才進入學校開始學習。在學校裏愛因斯坦也是一個不受同學和老師待見的孩子,因爲他反應比較遲鈍,做什麼事情都比別人慢半拍。

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 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鬨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着臉站起來說:“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說着,他從課桌裏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 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愛因斯坦斯坦也發現自己說了這麼多話,也因此感到喫驚,他的老師也因爲他說的話不知怎麼回答。這裏朋友們可以發現愛因斯坦小時候不喜歡和人交流,對也別人的指責,他也是愛搭不理,喜歡自己研究自己的東西。

在這樣的環境中,愛因斯坦慢慢的長大,但並沒有因爲同學和老師們的諷刺而自卑,反而在中學時候,他發現了自己的喜好,對於一些脫離實際的課程他不喜歡,而是喜歡上了數學,也因此認識到了牛頓、阿基米德、笛卡爾這樣的大人物,孤獨沒有朋友的他找到了精神上的寄託和精神上的力量。

愛因斯坦初中的數學家教是他的舅舅,有一次,他向他的舅舅提了一個問題, “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裏振動着的電磁波呢?”他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着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讚許,又有擔憂。因爲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一般。此後,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着。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後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一年以後,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最終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大學。這時的他,已經在爲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閱讀和實驗室裏。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爲他“不務正業”。

這裏,各位朋友們可能發現,愛因斯坦是一個喜歡提出問題也喜歡思考問題的人,而且爲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可以一直堅持不懈的奮鬥,也不會理睬別人的眼光,他自己研究自己的東西。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時,正趕上經濟危機爆發,由於他是猶太人血統,沒有關係,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在家。爲了生活,愛因斯坦只能當家教,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在這段失業的時間,愛因斯坦也不是沒有任何的收穫。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學術觀點的猛烈衝擊。經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鬥,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生。可以說,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由此開始了。

知道了愛因斯坦這麼多的事蹟,朋友們可以發現愛因斯坦這個人很喜歡思考,而且不管別人怎麼看待他,他也沒有因此放棄自己。事實上,這裏朋友們可以發現愛因斯坦這個人已經剝離了自己的情感,在九型人格中,有這種特徵和上面特徵的是5號觀察型人格。但這也不能說明5號的人就一定是偉人,但九種人格中,5號觀察型人格中出現的偉人最多。

愛因斯坦的這一個例子也不能說明什麼,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是由很多因素影響的,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他從小就學習猶太教的知識,從歷史上來看,猶太教人確實盛產名人,猶太人的規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愛因斯坦的性格。

圖面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