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③避免了尷尬:其實在生活中小孩子聞到父母難以啓齒的問題並不少,有的父母在孩子聞到那些難以啓齒的問題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而孩子的母親採用了延遲迴答的方式,讓孩子和自己去先探索問題的答案,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母親有更多的時間去上網查詢資料和向有經驗的朋友討教,用更加容易讓孩子理解又不會感覺尷尬的方式來回答孩子的問題。②起到很好的身教作用:表面上看起來延遲迴答問題會讓孩子有期待感,但是這個延遲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是讓孩子和母親共同的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這種方法增加了孩子的探索精神,而母親在這個過程中也去學習和尋找答案,實際上做到了一個榜樣,母親都在學習,所以孩子也需要這樣學習,對於小孩子來說,深刻的語言孩子難以理解,但是父母的行爲對孩來說卻更重要,也就是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身教相對於言傳來說更重要。

相信有過帶孩子經歷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覺,很多小孩子的問題那可是數不清,不管是有用的沒用的,一個接一個,如果你有心回答,孩子可以連續不斷的問個幾天幾夜,雖然說孩子的問題很多比較淺顯,但是又有一些問題是我們難以回答的,如果要真能回答孩子的全部問題,可別說,對父母的文化要求還真不小。

在面對孩子連續不斷提問的時候,很多家長表示很無賴,不回答感覺對孩子不好,回答的話又回答不完,尤其是有的問題涉及到成人也難以啓齒的範圍。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對於善於思索和探究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在我們學校就有這麼一位孩子,每天都有數不清的問題在問,問了老師問父母,問了父母問老師,問題總是稀奇古怪。

對於現代的父母來說,由於受到的教育程度比較高,往往在遇到孩子不斷提問的時候,暴揍一頓的現象已經非常少,很多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該怎麼辦,如何才能不對孩子造成影響又可以解決孩子的問題。在教學中我慢慢發現孩子的問題變規律了,並不是每天問很多問題,而是規律的只問幾個問題,而這個變化,就來自孩子的母親。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編和孩子的母親走在了一起,問到了孩子提問變規律的問題,孩子的母親告訴了我真相,原來孩子的提問變得規律,是孩子母親的功勞。

孩子母親也說到了被孩子問得工作都沒法做,每天起牀就有太多問題,諸如爲什麼每天這個時候天就亮了?爲什麼點燈按一下開關就變黑了?爲什麼太陽有時候會出來有時候不會出來等等。

對於孩子的母親來說,孩子有探索精神是值得表揚的,但是問題實在太多也影響正常的工作,於是孩子的母親和孩子共同制定了一個計劃,在制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孩子的母親首先表揚了孩子愛提問的習慣,然後告訴孩子提問也要有禮貌,這種禮貌表現在不影響他人的工作和不佔用他人大量時間的基礎上。就這樣,孩子的母親和孩子達成了一個協議,這個協議就是孩子每天可以向母親問5個問題,所以孩子必須珍惜這5個問題,要選擇孩子在一天中最想知道的5個問題向母親提問,而且問題要在前一天提出來,第二天母親纔會解答,中間的時間讓孩子和母親共同去探索問題的答案。

這裏面提到了一個第二天解答孩子的問題,其實並不是母親有意的拖延,而是孩子的問題有的母親在短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所以需要留出更多的時間來查詢資料或者策劃一下采用什麼方式回答,母親也告訴孩子有的問題有難度,母親需要學習以後才能解答,對於孩子和母親都難以找到答案的問題,孩子纔可以去向老師提問。就是這樣一個模式,孩子的提問開始變得規律,並且在母親沒有回答問題的時候,自己也會去尋找答案,甚至有時候母親沒有回答的問題,孩子已經先找到了答案。

對於這種教育方式來說,小編認爲是可以的,至少從這個方法中小編看到了下面幾個好處:

①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孩子的母親和孩子的協商中說明了一點,提問問題是值得表揚的,但是不能佔用他人的大量時間,尤其是在別人正在忙碌的時候是不能提問的,而且在提問的時候首先要徵得他人同意。對於小孩子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好習慣的養成,所以小編認爲這點是可以的。

②起到很好的身教作用:表面上看起來延遲迴答問題會讓孩子有期待感,但是這個延遲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是讓孩子和母親共同的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所以這種方法增加了孩子的探索精神,而母親在這個過程中也去學習和尋找答案,實際上做到了一個榜樣,母親都在學習,所以孩子也需要這樣學習,對於小孩子來說,深刻的語言孩子難以理解,但是父母的行爲對孩來說卻更重要,也就是說,在孩子很小的時候,身教相對於言傳來說更重要。

③避免了尷尬:其實在生活中小孩子聞到父母難以啓齒的問題並不少,有的父母在孩子聞到那些難以啓齒的問題的時候往往不知所措,而孩子的母親採用了延遲迴答的方式,讓孩子和自己去先探索問題的答案,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母親有更多的時間去上網查詢資料和向有經驗的朋友討教,用更加容易讓孩子理解又不會感覺尷尬的方式來回答孩子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