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愛奇藝《我是唱作人》這個節目熱度還可以。這是一檔以原創爲核心的音樂綜藝,來到這個節目的每個嘉賓,按當初節目組宣傳文案所說,都是華語樂壇的頂級唱作人。結果呢,上半季陣容一公佈,流量歌手、女團選秀歌手、過氣網絡歌手……讓很多人直呼失望。但是,當上半季暫告一段落,下半季登場時,大家再次驚呼:相比下半季這個陣容,上半季簡直是經典啊。8+1個人有大半是沒聽過名字的,而聽過名字的極少幾個,表現又被指太油膩……

哎,一言難盡。今天“華語樂談”不打算聊這些嘉賓在臺上的表現,就來聊聊《我是唱作人》邀請嘉賓的問題,究竟節目組爲什麼請來這麼一些人呢?

其實用心想想,你就會明白,這個舞臺請人真的很難,節目組已經盡力了。因爲這個節目嘉賓的定位是知名唱作人,而不是素人原創歌手,這正是與隔壁《這!就是原創》相區別的地方。邀請唱作人本來就比邀請歌手難很多,還有了這個門檻限制,你會發現節目組要邀請嘉賓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提到知名唱作人,你會想到誰?周杰倫?羅大佑?齊秦?汪峯?林俊杰?然而,他們會來嗎?可以肯定地說,就算你酬勞不設上限,他們也一個不會來。不是看不上,而是這樣的節目根本就不適合真正的老牌唱作人。畢竟創作跟唱歌不一樣,是有時段性的,他們的創作黃金期已經成爲過去,現在要他們在高壓狀態下創作出好作品,很難,極有可能砸了自己的招牌,誰願意來冒這個險?羅大佑和齊秦近年來都已沒有像樣的創作,周杰倫、汪峯、林俊杰即使偶有新作,也會放在新專輯裏,不會浪費到這個舞臺上來。

當然,臺上也有老牌唱作人的身影,如胡海泉。但這是特例,現在的他,是“沒有羽的泉”,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是曾經的羽泉,作爲《歌手》的歌王、《好歌曲》的導師,你以爲他們會來這個舞臺和一幫小年輕比拼?還有熱狗,也是特例,畢竟跟愛奇藝在《有嘻哈》《新說唱》合作了幾年,這次就是被硬拉過來鎮場子的。

老牌唱作人被排除後,那麼,只能請新銳唱作人咯。但新銳唱作人也不是說請就請的,首先對方要敢來,其次要願意來。

“敢來”,就是要真正是那塊料,來了不至於垮掉,且有那個勇氣。比如王源,他是流量藝人,但他一直在往唱作人角色上努力,又考上了國外音樂名校。到底是真才華還是純流量,他太需要來這個節目證明一下了。所以他來了,這麼剛,也佩服他的勇氣,既然敢來也證明他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即使這樣,他還是被質疑了某些作品不是出自本人之手。不管怎樣,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總是好的,我們希望在臺上看到更多整日標榜創作才華的流量藝人也來勇敢證明一下自己。

“願意來”,就是才華可能不需要證明了,來了能hold得住舞臺,就是有的不一定在乎這個舞臺。比如華晨宇,都直接上《好聲音》當導師了,肯定就不會來這了;比如鄧紫棋、毛不易,如果檔期合適,都是合適人選;比如梁博,他是在乎這個舞臺纔來的,因爲他在乎原創,只有這樣的舞臺能一直唱自己的歌……

那麼,《我是唱作人》到底適合哪些人上呢?大概有以下幾類:1、梁博毛不易類。這一類應該是節目組的首要邀請對象,他們既算得上知名唱作人,又正是才華旺盛的年齡,人氣也不缺,這樣的嘉賓越多,節目就越精彩。這一類還有鄧紫棋、李榮浩、華晨宇等,另外,常石磊、薩頂頂等中生代唱作人其實也屬此類,雖然他們的人氣不能和前面那些比,但算是節目組成功的邀約。不過,盤點整個樂壇,這一類的邀約對象真的不多。

2、王源類。這一類已經很知名,但不是大衆心目中的唱作人,一直被輕看。對節目組來說,王源是流量擔當;對王源個人來說,節目是一個證明自己的絕佳機會。另外,周筆暢、白舉綱等也基本可以歸於此類,因爲我們大都只知道周筆暢是一個歌手,白舉綱是一個消失多年的快男選手,而不知道他們是唱作人,所以他們也要來證明一下。

3、錢正昊陳意涵王以太類。這一類基本就是新人,只是剛剛通過別的平臺冒了頭,有幸來到這裏,就是“知名唱作人”了。他們來此的目的,一是混臉熟,二也是展現才華。他們的目標是儘量多唱幾首歌,反正來了就是贏了,即使淘汰了,也不會太丟人。

4、高進汪蘇瀧曾軼可類。這一類代表的是出道已久、但一直飽受偏見的唱作人,來到這個舞臺是想改變大家對他們的看法。這一類唱作人是能給這個舞臺帶來精彩的,因爲他們才華是確實有,但能否成功翻身,那就要看運氣了。

5、金志文胡海泉類。這一類基本就是來玩的,上這個節目可能更多就是一種商業性的安排,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就來賺個出場費的,所以他們的音樂有可能保守一些,有可能老氣一些,有可能是翻出以前用不上的作品(比如胡海泉的《畢業生》)應付下,總之不會有太多激情的東西吧。雖然他們算是“名氣擔當”,但這一類也不能太多,容易膩。

6、白安類。這一類代表來自其他地區、在內地基本算是新人的年輕唱作人,只要有實力,上這個節目還是比較適合的。搞得好的話,或許能成爲黑馬,好比當年在《歌手》成名的鄧紫棋。

綜上看來,《唱作人》邀請唱作人,遠比《歌手》邀請歌手要難得多,也遠比《這!就是原創》招募草根唱作人要難得多;或者說,邀請也許不難,但要邀請到讓觀衆喜聞樂見甚至驚喜的嘉賓,那可能真的不容易,大多是一些被質疑的、功利性較強的“唱作人”。照這樣的標準,其實隔壁《這!就是原創》中的徐良、孟楠、劉力揚、瑪斯卡、宋念宇、西樓、孫盛希、孟慧圓等很多選手都完全夠格來到《我是唱作人》,這樣兩個節目的星素界限就十分模糊了。

現在第一季,節目就已初現疲態,照這樣子,這可能會是綜藝史上最快出現嘉賓資源枯竭的一個節目。如果有第二季、第三季,以後出現在臺上的唱作人,有可能會越來越讓你感到陌生與失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