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于禁晚年卻非常淒涼,與關羽戰鬥之中,于禁督領七軍三萬多人卻被關羽利用漢水的暴漲擊敗,于禁舉軍投降,投降之後的于禁被被關押在荊州江陵,在關羽被殺之後,于禁先是在東吳被虞翻羞辱,被送回曹魏之後,曹丕面對回來的于禁,表面上好言安慰,並任命他爲安遠將軍,實際上在於禁祭拜曹操時候,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爲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對於死之後的于禁,曹丕追其爲厲侯。”于禁或許爲了生存投降,或許爲了那幾萬士兵的性命投降,不管出於那種原因於禁投降了,或許有其他原因,但最終曹魏帝王曹丕認爲于禁投降了,因此這位五子良將之中曹操最賞識大將,也是唯一一位假節鉞的獲得人,因爲一場敗仗抹殺一生的功績,成爲五個人之中名聲最差,最後羞愧之死,後代之人也多那他與同樣戰敗的龐統相比,認爲他是失節之人,于禁一生征戰,出生入死,爲曹魏立下功勞無數,得到了這樣的結局,不可謂不悲哀,如果於禁這位名將可以重新選擇一次,不知道是否還會選擇如此艱難的生存下去。

三國之中曹操精通兵法,並且軍事之上的成就很高,對內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外族勢力,因此能被曹操評爲是雖古名將,何以加之的人,應該是軍事之上應該有一番能力的。

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將領,稱其勝過古代名將。

被曹操評價的人正是曹操的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喜歡三國影視作品的人對於禁,瞭解最多的應該是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水淹七軍生擒的事情。

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將領,稱其勝過古代名將。

其實于禁在追隨曹操之後,便隨曹操南征北戰,久經善戰,曹操攻打徐州,于禁爲其破攻克廣威,隨曹操到濮陽討伐呂布,于禁單獨率兵在城南攻破了呂布兩座營寨,又率兵在須昌打敗了高雅。隨曹操攻打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包圍了張超,佔領了四座城池。隨曹操討伐黃巾軍劉闢、黃邵等部,于禁領部下迎擊,打敗了黃巾軍,斬殺黃邵等,迫使黃巾軍全部投降。

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將領,稱其勝過古代名將。

于禁不僅是作戰勇猛,並且當曹操在宛城被張繡突然襲擊時候,這時候軍中唯獨于禁約束部下,且戰且退,並且面對曹操手下不守軍紀,乘亂搶劫的青州兵,于禁敢在沒有曹操命令之下,敢於對他們發動攻擊來維護軍隊秩序,因此曹操都評價于禁是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面對故友昌豨再次反叛曹操,于禁爲維護軍法殺掉自己的故友昌豨也決不求情。

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將領,稱其勝過古代名將。

于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爲曹操的五子良將,其中張遼爲假節,于禁爲假節鉞,假節是在戰時可斬殺犯軍令的人,假節鉞”代表,他在戰時狀態就不必左請示、右彙報,可殺節將(含假節、持節、使持節)就是說如果戰爭之中,于禁的假節鉞是有權利殺掉張遼的這個假節的,可以說曹操對於禁的是十分看重的,于禁也是曹操軍中外姓之人唯一擁有假節鉞的人

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將領,稱其勝過古代名將。

于禁晚年卻非常淒涼,與關羽戰鬥之中,于禁督領七軍三萬多人卻被關羽利用漢水的暴漲擊敗,于禁舉軍投降,投降之後的于禁被被關押在荊州江陵,在關羽被殺之後,于禁先是在東吳被虞翻羞辱,被送回曹魏之後,曹丕面對回來的于禁,表面上好言安慰,並任命他爲安遠將軍,實際上在於禁祭拜曹操時候,命人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于禁降服之狀,于禁見到後,便因爲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對於死之後的于禁,曹丕追其爲厲侯

曹操最信任的外姓將領,稱其勝過古代名將。

三國之中投降的武將很多,曹魏之中的名將,大部分都是投降的,于禁很早便跟隨曹操打天下,可以說是曹魏開國元勳了。他爲曹操鞍前馬後三十餘年,被關羽擊敗之後,龐德寧死不屈,于禁投降,曹操都感嘆說:“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于禁或許爲了生存投降,或許爲了那幾萬士兵的性命投降,不管出於那種原因於禁投降了,或許有其他原因,但最終曹魏帝王曹丕認爲于禁投降了,因此這位五子良將之中曹操最賞識大將,也是唯一一位假節鉞的獲得人,因爲一場敗仗抹殺一生的功績,成爲五個人之中名聲最差,最後羞愧之死,後代之人也多那他與同樣戰敗的龐統相比,認爲他是失節之人,于禁一生征戰,出生入死,爲曹魏立下功勞無數,得到了這樣的結局,不可謂不悲哀,如果於禁這位名將可以重新選擇一次,不知道是否還會選擇如此艱難的生存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