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習俗禮儀

黎巴嫩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英語:Republic of Lebanon),簡稱黎巴嫩。位於亞洲西南部地中海東岸,東部和北部與敘利亞接壤,南部與以色列(邊界未劃定)爲鄰,西瀕地中海,習慣上稱爲中東國家。首都爲貝魯特(Beirut)。阿拉伯黎巴嫩方言爲母語和官方語言,通用法語、英語。

總面積1045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50萬(2013年),絕大多數爲阿拉伯族,其他還有亞美尼亞人、庫爾德人、土耳其人和希臘人等。由於民族特性和多年內戰,黎巴嫩還是世界上鮮有的國外黎巴嫩裔人口多餘於國內人口的國家,世界各地的黎巴嫩裔人口約1500萬,主要分佈在美洲、歐洲、非洲及海灣國家。在黎巴嫩的華人極少。居民54%信奉伊斯蘭教,主要是什葉派、遜尼派和德魯茲派;46%信奉基督教,主要有馬龍派、希臘東正教、羅馬天主教和亞美尼亞東正教等。

黎巴嫩習俗禮儀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受歐美文化的影響較深,與其他阿拉伯國家相比,其風俗習慣比較開放。但有些部落仍保留傳統的社會習慣。尤其是西貝魯特及南黎巴嫩等地區。黎巴嫩有許多奇特的婚俗,有一種叫“當面灌水”。

黎巴嫩穆斯林的婚俗與埃及、敘利亞等國大體相同。人們普遍主張早婚,黎巴嫩允許近親婚姻,此俗盛行至今。傳統的婚禮長達7天,在巴加,人們舉行婚禮時,爲了將歡樂送遍全區,往往鳴槍助興。

在黎巴嫩的里布瓦地區,姑娘們心目中最愛的是“騎士式丈夫”。因當地馬匹很少,新郎多騎毛驢赴新娘家。途中常被埋伏在路旁朋友“劫”走,他必須施展全部武藝。才智,越快逃脫,回到新娘身邊,那麼他的才智、武藝就越高,就越能成爲新娘心中最愛的“騎士丈夫”。黎巴嫩人極其重視彩禮。彩禮分爲首批彩禮、末批彩禮。

黎巴嫩習俗禮儀

在黎巴嫩,人們非常注重禮節,大到談婚論嫁,小到一次簡單的拜訪。商務活動中要提前預約,但黎巴嫩人一般不準時。與客人見面時通常喜歡握手,阿拉伯式的貼臉頰也是表達問候的一種最常見方式。

在黎巴嫩,粉色,紅色的鮮花很受歡迎。但不管送什麼禮物,都需要細心地包裝好,這是一種態度。切記不要送酒和香菸。飯後是談公事的合適時機。黎巴嫩人喜歡別人讚美他們的家庭。可以談論買賣、孩子、教育和旅行。他們愛聽笑話。避免談論政治、宗教和男女關係。

注意的是:黎巴嫩的阿拉伯人忌諱黃色;也不能在大庭廣衆面前喫豬肉和喝酒;婦女忌暴露肌膚;禁止侮辱公務員,國旗和宗教信仰;忌給婦女拍照。

黎巴嫩習俗禮儀

黎巴嫩高度發達的通俗文化也極富特色。黎巴嫩音樂家在阿拉伯世界幾乎佔據半壁江山,其中,女歌唱家費魯絲更是當代阿拉伯世界家喻戶曉、雅俗共賞的藝術家,其地位無人匹敵,被阿拉伯人自豪地稱爲“阿拉伯人派往星球的使者”。阿拉伯世界青年一代更喜歡的那些美貌、嫵媚、火辣的歌星、舞星及影視明星,也大多來自黎巴嫩,雖然這些明星在黎巴嫩國內也不無非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