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危機十年後,全球銀行業如何在增速低迷中破局

距離金融危機已經有十年,經過全球銀行業和金融監管者的不懈努力,金融體系已經回到更加安全的正軌上。從數字來看,全球一級資本充足率從2007年的9.8%上升到了2017年的13.2%,而這正是用於衡量銀行體系安全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此外,涉及風險的有形普通股權益比率也從2010年的4.6%增加到了2017年的6.2%。

然而,銀行業的增長卻持續低迷。麥肯錫今日發佈的全球銀行業年度報告審視了影響金融業的兩股力量:第一是科技及數據的創新,第二是監管乃至更爲廣義的社會政治環境的轉變。也正是這兩股力量打開了金融中介市場,新入場者蜂擁而至,包括其他大型金融機構、專業金融服務提供商、以及科技企業。兩股力量相輔相成,將市場結構拉向兩端。一端是通過商品化放大規模的重要性,另一端是通過民主化爲大大小小的新進入者創造途徑。這將重塑金融中介的市場結構,以及銀行在該體系中扮演的角色。

此外,投資者對銀行的種種顧慮也從某種程度上直接導致了銀行業的估值倍數偏低,而增長動力不足、部分市場不良貸款增多也影響着未來預期。

危機十年後的銀行業

過去五年,銀行的業績已經逐步企穩。2012年以來,全球銀行業的淨資產收益率(ROE)一直徘徊在8%至9%之間,行業市值也從2010年的5.8萬億美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8.5萬億美元。危機僅僅過去十年,足以證明銀行業的復原能力。然而,穩健並不意味着搶眼,就增長而言,銀行業的表現持續低迷。過去五年間,行業收入的年增速僅爲2%,顯著低於5%到6%的歷史記錄。橫向比較,過去數年間銀行業的市淨率都要低於其他主要行業。

報告指出,全球平均值掩蓋了業內的重大趨勢。銀行規模和資產效率高度相關,但是規模效應因國家和業務模式而異。英國和西歐各大銀行的淨資產收益率都實現了顯著增長,而美國和日本同業卻只能面對淨資產收益率的下跌。細分市場收入池也發生了結構型的變化,例如收入從賣方到買方的重大轉移,此外,由於技術顛覆以及數字企業的大局進軍等原因,發達市場銀行的市淨率多年來首次超過了新興市場銀行。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曲向軍表示:“我們觀察到新興市場銀行的市淨率自2010年以來已經跌了一半,其背後有四個主要原因:投資者預計不斷攀升的信用損失將導致收益持續下滑;由於與不良貸款相關的風險成本升高,新興市場銀行面臨着更高的資本要求;對中國各大銀行資產負債表成分的不確定性讓投資者產生顧慮;數字化企業和金融科技公司帶來的競爭日益激烈,對新興市場的衝擊力要遠大於發達市場。”

那麼,銀行能否繼續維持自身在金融中介領域的領導地位?報告認爲,未來幾年複雜的金融中介業務將簡化爲日常商務與交易、差異化產品和服務、低接觸B2B這三層局面。

日常商務與交易,即存款、支付以及消費信貸等。在該層面,中介幾乎不存在,且最終會被嵌入客戶的日常數字化生活當中。

第二個層面包含若干產品和服務,如併購、財富管理以及企業貸款。該層面的領導者將會利用人工智能大力強化人際互動,但不會徹底摒棄“真人接觸”。

第三個層次爲低接觸B2B,規模將成爲該層面的主要差異化因素,如部分銷售和交易,以及部分標準化的理財和資管業務。機構中介業務將實現大幅自動化,由高效、廉價的科技基礎設施提供。

科技巨頭搶佔市場

近年來形形色色的競爭者都已將目光投向金融中介領域。以消費金融爲例,作爲銀行業增速最快、最具盈利性的細分市場,技術的進步使越來越多的競爭者看到了一線希望。報告顯示,2016年瑞典專業金融供應商在市場佔比從2003年的20%升到60%。這一增長的背後正是金融科技的利用,比如它們採用了BankID等數字化驗證方法簡化客戶註冊流程。

在中國支付市場,科技巨頭紛紛參戰。在中國,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飛速普及,使得阿里、騰訊、平安和百度等科技巨頭得以強勢進軍這一頗具吸引力的市場,尤其在零售支付領域大顯身手。報告指出,僅2017年科技企業佔據了中國零售支付領域約一半的市場份額,而這一數字在2012年僅爲5%。

由此可見,重塑業務模式是必要之舉,不單是爲了抵禦新的競爭壓力,也是爲了把握住新的機遇。麥肯錫認爲,各家銀行都必須評估轉型對具體業務板塊和地區市場的影響,釐清自身的強項和短板,把握未來競爭的真實面貌,從而找準戰略核心,做出決定。報告建議了四個戰略方向:第一,成爲創新型端到端生態圈設計師;第二,成爲低成本製造商 ;第三,專注特定業務板塊;第四,作爲傳統銀行,對業務進行全面優化與數字化改造。

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韓峯表示:“針對以上四大戰略,國內銀行已經開始積極探索,生態圈戰略尤其值得關注,它無疑是近年來銀行佈局的關注熱點。生態圈戰略對銀行意義重大,我們預測該戰略的成功制定以及全面實施有望幫助銀行在未來的五到十年間提升ROE 2到5個點。此外,由於互聯網企業在資本市場估值普遍較高、銀行業估值普遍較低,銀行向生態圈戰略進軍也有助於提振資本市場對它們的估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