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噬反應能促進人體健康嗎?

整理 | 劉穎

來源 | 搜狐健康

自噬是一種自然的再生過程,發生在體內的細胞水平,減少了感染某些疾病的可能性,並延長了壽命。一種鮮爲人知的科學方法被譽爲最新的延年益壽的減肥方法。

自噬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發現的,但它的根本重要性只有在上世紀90年代大相撲的研究之後才被認識到。直到2016年,日本科學家因對自噬機制的發現而獲得諾貝爾獎。這使得人們對帕金森氏症和癡呆等疾病有了更好的瞭解。

自那以後,製藥公司和學術界一直在競相尋找能夠刺激這一過程的藥物,飲食和健康專家也紛紛表示,這一過程可以通過禁食、高強度鍛鍊和限制碳水化合物來自然誘發。

劍橋大學和英國癡呆研究所的分子神經學教授大衛魯賓斯坦博士說:“小鼠實驗的證據表明情況確實如此。有研究表明,它們使用遺傳工具、藥物或禁食來開啓這一過程,在這種情況下,動物的壽命更長,整體狀況更好。"

然而,大衛魯賓斯坦博士也說到,還不清楚這種反應這是如何轉化爲人類的。

“例如,在老鼠身上,你可以看到禁食24小時對大腦的影響,在它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比如肝臟,禁食的影響要快得多。儘管我們知道禁食是有益的,但我們還不清楚人類需要禁食多長時間才能看到益處。也就是說,禁食確實會刺激自噬。

魯賓斯坦博士說:“我們發現自噬反應可以預防帕金森氏症、亨廷頓氏症和某些類型的癡呆。在控制感染以及防止過度炎症方面,它似乎也是有益的。"

自詡爲“健康探索者”的Naomi Whittel的書《Glow 15》提出了一個爲期15天的計劃,其中包括每週三次16小時的禁食,在某些天減少蛋白質,在一天的晚些時候喫碳水化合物,以及進行高強度鍛鍊。

魯賓斯坦博士對自噬治療疾病的未來益處持樂觀態度。但是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不好,總是喫零食和喫垃圾食品,那麼你就沒有機會打開自噬開關。顯然,禁食過量不是一個好主意,任何人想對他們的飲食或生活方式作出重大改變,應該首先諮詢醫生。

他的實驗室發現,阿爾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患者的神經細胞中,蛋白質成團形成。

有研究發現,如果你啓動自噬,這些蛋白會迅速去除,並保護自己免受神經退行性疾病如亨廷頓氏症和癡呆的影響。魯賓斯坦博士希望有一天會有藥物可以促進自噬。

最近有報道稱,美國的一家新公司Casma therectorials獲得了5,850萬美元,用於研究促進自噬的新藥。

資料來源

www.bbc.com/news/health-4400509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