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前,佛未当道,中国科技大盛。元以后,佛元,佛明,佛清,中国科技大衰。直观地看,中国科技衰落与佛有关。元及明初,因唐宋的惯性犹存,尚有一点盛世气象。然祖宗的惯性终有尽。“郑和下西洋”而闭关锁国后,中国科技一蹶不振。甚于连战场上常用的大炮,都不得不从欧洲进口。

为何中国科技从明朝衰落因于佛误?

理由:

(1)儒家,道家,伊斯兰教,基督教的科学名家辈出。而佛教徒则很少有像张衡,沈括,伽利略,牛顿,伊本·西拿那样的大科学家。僧一行亦仅实测了贝加尔湖至越南的子午线而已。

元朝焚毁天下道经,贬“八娼九儒十丐”,儒道从此衰落。清朝编《四库全书》,禁止汉人研究科技,如清朝的火器居然不如明朝的优良。明以后,儒家心学和道教全真派都是附佛的产物,不得不参禅悟道。而“庭杖之刑”,“言官之制”,则令儒臣胆战心惊。

由此可见,元明清三代,佛学居于主流。全国有识之士纷纷参禅悟道,则科技必然不能昌盛。这是一个几乎能数学计算的课题:

假设明朝文人研究科学者0.1%,英国文人研究科学者99%,则后果可想而知。(2)佛教徒一天到晚念佛参禅,少有闲时研究科学。而儒道修行则无需这么多的时间,他们总有闲时研究各门学科。研究科学须付出大量的时间,甚至毕生的精力,这是佛禅所难的。

(3)佛功坐禅须灭一切杂念,名曰“阿蓐多罗三妙三菩提”。但所谓杂念是人类智力进化的产物,属于潜意识。俗话说:“脑子不用会生锈”。若一个人长期摈弃杂念,长期不思不想,会不会形成生理性痴愚呢?

(4)佛教徒的文化常偏低,因普度众生,文盲率非常高。他们没有足够的学问去研究各门学科。而历史上的道家常做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儒家则常研究各门社会科学,则是他们力所不及的。

(5)由于佛教徒文化偏低,与哲学家文化偏低一样,(可作类比研究),他们的思维封闭,顽固地认定其它学说都是外道,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在他们看来儒道都属于旁门。

佛教源于僻远的尼泊尔山麓,别说2500年前,即今日仍很落后。很多佛理都有误。如他们认为人生是苦的,即苦谛。显然是与当年奴隶们的苦日子有关。假设释迦牟尼佛生在井田制的周朝,过着比社会主义更优裕的生活,那他可能就不讲苦谛,而讲乐谛了。

进一步说,若汉学者迷于佛国的强兵(其实都是萨满教所创),误以为佛学很优越,那就很有害了。科学上的佛误主要有:

(1)张伯端真人的内丹糅合佛理,令中国的丹道大衰。丹道衰,则化学不振。化学于古于今都是自然科学的基石。

(2)邵雍的《梅花易数》糅合佛理,令我国的易学大衰。易学衰则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皆不振。易颓则国颓也。

(3)王阳明的心学糅合佛理,令儒学大衰。儒学为夏商周三王圣学,兼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神学于一体,而心学参禅悟道,于自然与社会科学,则废矣。

中国科技在两宋时还好好的,仍处于世界科技的顶峰,怎到佛明突然跌入了低谷?这不能不令人推理于佛误。作历史比较最直观:当汉人奉佛后,中国就像印度和中亚佛国那样颓废。元朝好比帖木尔帝国,清朝好比德里苏丹国,清朝末年好比是东印度公司。佛教继承了很多印度的积弊,令中国衰败,世风堕化。

1,贞节坊。

汉族古代没有那么强烈的贞节,如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小老婆,却成他儿子高宗的皇后。明清两代,贞节牌坊泛滥成灾。

2,女人裹脚。

裹脚作为妇女美足术古已有之,无须专家去瞎考证源于何时。但裹脚却盛行于佛元佛明佛清,而未盛行于以前。

3、不知反抗。

清朝262年,被剃头的国人不知反抗,这就像印度人不知反抗一样。可能是遗传吧,新文化100年,对于外国科学权威也不知反抗。所谓革命本指学术,如第一次物理学革命。结果新文化者的革命是消灭儒学等传统文化,以臣服于欧人,没有科学叛逆的刚气和独创的傲气。新文化者多信佛。儒家和道家没有这样的劣根性。

特别声明:本文为贴吧平台的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了解更多请登录贴吧app关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