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崇拜的偶像不一样,人生的方向就不一样;崇拜谁就会学谁,心里装着谁就会模仿谁。毫无疑问,这就是金耳世中队13名队员追随英烈足迹、选择报国参军的原因所在。请关注今天出版的《中国国防报》的报道——

金耳世中队的学生瞻仰平湖籍烈士们的英雄事迹(资料图)

抗美援朝烈士家乡小学成立金耳世中队传承英雄精神

13名学生追随英烈足迹参军报国

心里装着什么样的英雄,就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中国国防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宋子洵

照片上,一位身着军装的帅小伙手捧奖杯站在领奖台上;一封书信,满满三页纸记录了当兵4年来的点点滴滴……5月2日,抗美援朝烈士金耳世的家乡、浙江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金耳世中队辅导员叶暑英收到一封报喜信。寄信人叫崔俊鹏,曾是金耳世中队的一员,如今在武警宁夏总队某部服役,日前刚刚被评为模范标兵。

“真没想到,成立金耳世中队弘扬英雄精神会带来这么大的效益,会影响这么多学生。”叶暑英告诉记者,在抗美援朝一次战斗中,金耳世看护的电话线被炸断两米多,他的左腿也被炸断了……在千钧一发之际,金耳世忍着剧痛,伏地爬行,坚持接好最后一个线头,确保作战任务的完成。

为纪念英雄,金耳世家乡浙江平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于2000年将少先大队的一个中队命名为金耳世中队。该中队队员都将金耳世视为榜样和骄傲,每逢清明节,他们都到金耳世烈士的墓碑前缅怀祭奠。金耳世生前所在部队也定期派人到中队,讲英模故事、教革命歌曲,让英雄的精神植根于学生心中。前不久,金耳世生前所在连四级军士长杨帆来到中队欣喜发现:中队成立18载,有13名学生追随英烈足迹报国参军。

越了解英雄,越向往部队。谈及自己参军报国的缘由,下士崔俊鹏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生长在英雄的光环下,就会有一颗参军报国的红心。高考结束后,崔俊鹏放弃上大学机会,选择了报名参军。

“我长大后也要像金耳世叔叔那样,当一名英雄,去保家卫国……”这是中队队员宋依茜日前给金耳世生前所在连党支部写的一封信。语句虽然充满童真,但小女孩表达的坚定志向,令连队官兵动容。

传承英雄精神,激励代代后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时,曾是金耳世中队队员的马朋,当时在原成都军区某部服役。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他毫不犹豫地冲在抗震救灾最前沿。“那时候你怕吗?”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一开始也害怕,但想到金耳世的英雄事迹,我就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心里就只想救更多的人!”电话那头,马朋的声音笃定而有力。

“心里装着什么样的英雄,就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金耳世生前所在连指导员王海洋感慨地说,可以预见,在金耳世精神的熏陶感染下,中队队员报国参军的故事还将继续!

记者感言

每人心中都应装着英雄

■刘建伟

一个人崇拜的偶像不一样,人生的方向就不一样;崇拜谁就会学谁,心里装着谁就会模仿谁。毫无疑问,这就是金耳世中队13名队员追随英烈足迹、选择报国参军的原因所在。

当今时代,社会思潮涌动,文化价值多元。如何培育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法手段有很多,但最直接最管用的,莫过于让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英雄。因为和一般的教育灌输比起来,英雄更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认同。

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先烈都应该被敬仰,每一种舍身报国的壮举都应该被铭记。莫斯科列宁故居门前的二战牺牲士兵纪念碑上刻着这样的铭文:没有人会忘记,没有人会被忘记。1930年,共产党人裘古怀英勇就义前留下一封绝笔信:“胜利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我们!”

英雄不怕牺牲,怕的是用生命追求的信仰、用鲜血守望的初心被后人忘记。只有记住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立下功勋的人,从英雄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张力、更加厚重。

把英雄装进心里,就等于有了一个最好的“行动指南”,就会知道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有了这个指南,就能成就主流人生,实现人生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