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消費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朋友圈內代購行爲不減反增,代購行爲依舊“猖狂”,業內專家表示,電商法的發佈確實明確指出了代購行爲,但現階段還沒有良好的監管機制,待細則出臺後,針對個人代購的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將會更加明晰。天津世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蘇昊認爲,電商法中所指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了個人代購和微商等羣體,從法律角度來看,無論代購交易額大小,依託微信、電商平臺等渠道進行代購活動的羣體,都應該被納入監管範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至今已半年整,相對於2018年底電商法實施前代購圈內的緊張和謹慎,個人代購似乎正在回潮。近日有消費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朋友圈內代購行爲不減反增,代購行爲依舊“猖狂”,業內專家表示,電商法的發佈確實明確指出了代購行爲,但現階段還沒有良好的監管機制,待細則出臺後,針對個人代購的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罰將會更加明晰。

電商法實施半年 代購行爲不減反增

“猜畫模式”漸行漸遠

電商法正式頒佈之初,不少代購和微商都眉頭一緊,此前個人代購和微商因不受法律規範,且門檻低,回報高,吸引了衆多個人和小微企業入局。根據智研諮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微商從業人數就超過了2000萬人,預計到2024年我國微商從業人數將達到5200萬。如此龐大的人數使代購行業快速“野蠻生長”,從而滋生出許多問題,例如偷稅漏稅、販賣假貨、泄露個人信息等。

2019年1月1日電商法的實施,給代購行業當頭一棒,當時不少消費者的朋友圈進入了“猜畫模式”,代購們在那段時期想盡一系列辦法繞過趨嚴的監管,通過語音、圖片、外國文字、甚至手寫畫的形式發佈代購信息。當時甚至有人傳出,微信將啓用限流和降權,朋友圈微信可能只有部分人可見,限制代購們的流量,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是代購們的猜想。

電商法實施半年 代購行爲不減反增

電商法實施半年 代購行爲不減反增

隨着6月的到來,電商法實施已整整半年時間。近日,有消費者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朋友圈內的代購消息依舊頻繁,甚至比電商法實施前更加“猖狂”。“本以爲電商法實施後朋友圈可以消停一段時間,但沒想到代購和微商依舊不止。”侯女士說道。記者經過調查後發現,侯女士所訴事情不是個例,不少消費者都表示,朋友圈中的代購還在正常運營。記者詢問一名留學生後得知,目前,國外代購在留學生羣體依然火爆,不少人從中爭取“代購費”,該學生表示,電商法的出臺似乎對這部分學生羣體約束不大。

監管難度大

但實際上,代購的確受到法律約束,電商法第九條明確規定,本法所稱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天津世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蘇昊認爲,電商法中所指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包括了個人代購和微商等羣體,從法律角度來看,無論代購交易額大小,依託微信、電商平臺等渠道進行代購活動的羣體,都應該被納入監管範圍。此外,電商法第十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但是,個人銷售自產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規不需要進行登記的除外。蘇昊認爲,“零星小額交易活動”中對於交易額的界定是個人代購的爭議焦點,這也是部分代購認爲自己無需辦理營業執照的依據。

同時他表示,即使代購人被納入監管範圍,監管難、涉及部門多等問題也成爲代購和微商羣體難被“控制”的原因。“怎麼監管,誰來舉報,誰來判定代購人是否違法都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此外,如何罰款也是一大難題。”蘇昊表示。

不過就在5月初,電商法實施後首部監管細則出爐,監管的控制力在加強,北京億達(上海)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認爲,《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相比原來的條款更加細緻,對於經營者的合規性要求更強。而從監管角度來說,徵求意見稿在原“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工商登記。”這一綱領性要求上加入否定性規範,即“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證無照經營。”並且在申請登記的過程中予以強調,要求“應當依照市場主體登記管理相關規定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市場主體登記。”

企業化代購還需觀察

但在奢侈品中國聯盟榮譽顧問張培英看來,現階段個人代購現象依舊頻繁是由於該羣體暫未形成龐大利益鏈,不會觸及貿易產業鏈,所以相關部門對其監管力度不大。“其實,代購在消費者端看似火爆,但對整個行業的影響微乎其微”。

電商法實施半年 代購行爲不減反增

實際上,電商法的出臺除了在個人代購市場引起風波,還對從事代購的羣體有所影響。從事奢侈品貿易多年的君龍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郭章龍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商法的出臺有利於企業化、合法化的代購羣體。他表示,在電商法的影響下,奢侈品行業的代購變得有法可依,在此基礎上,可以利用部分法律優勢,進一步擴大交易量。在郭章龍看來,合法化的“代購公司”相比個人代購更有保障,以奢侈品爲例,個人代購無法保障貨品的真實性,不少消費者通過所謂的個人代購買到假貨,但代購公司擁有合法的進貨渠道,雖然價格略貴於免稅商品,但比國內專櫃價格還是便宜許多。

但張培英認爲,目前這種企業規範化的公司發展前景有限,因爲這些公司是在重複之前的路,在奢侈品領域一直有相關採購流程,並將商品進口至中國,隨着時代的改變,曾經“易買易賣”的紅利已逐漸消散,這些海外新成立的代購公司,在價格方面也不會具備太多優勢,未來還需繼續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