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漢初。地處北方草原的匈奴部族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單于——冒頓單于,在他的帶領下,匈奴逐漸強大,又接連征服了北方的渾庚、屈射、丁零、鬲昆、薪犁諸國。野心勃勃的冒頓單于將勢力範圍不斷擴大,頻頻騷擾漢朝邊境,給初建的西漢王朝構成了嚴重威脅。

爲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匈奴問題,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迎擊匈奴,卻被圍困在平城白登山長達七日,最後劉邦採納陳平之策,派遣使者重金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才得以脫險。匈奴由於一些漢朝將領的投誠,因此頻頻侵擾漢朝邊境。爲此,劉邦派使者帶着漢室公主嫁給冒頓單于爲閼氏,每年供奉一定數量的棉絮、繒、酒、米和食物,同匈奴約定結爲兄弟,各自以長城爲界,實行和親政策。冒頓單于這纔有所收斂。

自漢高祖實行和親政策以來,前後竟有十餘位公主遠離故土,長途跋涉來到匈奴王庭。由於匈奴是遊牧民族,以放牧爲生,長住帳篷,生活環境自然比不得中原故土,因此,時常有遠嫁的公主適應不了艱苦的生活,早早地便逝去了。

由於遊牧民族的生產力不如農耕民族發達,生活之地大多爲荒漠草原,自然條件惡劣,再加上孩子存活率低,嚴重缺乏勞動力。爲避難勞動力的流失,促進人丁繁衍,一旦丈夫亡故,他的繼承者或者兒子會就會娶他的後母爲妻或者嫂子爲妻。譬如:漢武帝時期楚王劉茂孫女解憂公主和親烏孫國,曾嫁三任烏孫王;江都王劉建女兒細君公主和親烏孫君主獵驕靡,老烏孫王病故後,又改嫁孫子軍須靡。

古代很多王朝將和親之策作爲戰略國策而普遍存在,就地位而言,漢朝公主大多是犯了罪的宗室親王的女眷,但在夫家的地位普遍高;隋朝大多以貴族子女和親,在夫家地位也高;唐朝公主都以宗室女和親,但在夫家地位大多比較低;元、清兩朝和親的公主地位不一,有的相當高,可以決定一國君主廢立,有的也只是後宮嬪妃。

軍事力量孱弱的宋朝由於正統的思想,並沒有實行和親之策,同樣,明朝不屑同蒙古和親,而是長期武力鬥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