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姑不怠

  简介

  《乳姑不怠》讲述的事唐代崔山南人家里已经是做祖母的媳妇用乳汁孝养已经是曾祖母的婆婆的孝行。该故事以女性为主角,反应了如何协调婆媳之间关系的问题。文中记载: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疾笃,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崔山南,名琯,字从律,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评说

 

  崔山南,字从律。举进士,性方正,以公直敢言见称于时,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崔山南的曾祖母叫长孙夫人,年岁很高,没有了牙齿。崔山南的祖母叫唐夫人,每日还为自己的婆婆梳头盥洗,还搀扶她上堂。 栉洗 ,就是梳头、盥洗的意思。看见婆婆没有牙齿了,就用乳汁供养其婆婆。婆婆不吃米粒饭食。数年后,她的婆婆康复了。有一天,曾祖母病重了,她把长幼都召集起来,对大家说: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我的儿媳妇的恩德。愿你们这些孙媳妇,能像她一样孝敬就足够了!

 

  在《二十四孝》中讲述女性之孝的不多,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孝女对父亲的孝敬,一是媳妇对婆婆的孝顺。编辑者选取的这两个不同的向度中,后一个向度的志趣,在古代社会里非常讲究,因此在《女孝经》、《女论语》、《女训》等里面都着重于阐明、宣扬这一主题。

 

  这位作为儿媳的唐夫人,自己本已经是祖母级了,可是上面的婆婆还在,因此依然尽心竭诚、周到细致地服侍她,令古人感动,大约也不会不使得今人也感动。长期以来婆媳关系是一个令许多家庭、许多婆媳之间困惑的难题。看看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祖母对曾祖母的孝顺、孝敬、孝养,是何等感人。故事所产生的教育意义,是永久的。

 

  相关故事

 

  这幅画画的是一个从唐代流传下的孝敬长辈的感人故事——“乳姑不怠”。该典故被收录于流传已久的《二十四孝》之中。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了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

 

  孝道是中华民族丰厚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孝经》就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孟子在向梁惠王阐述治国的方针时,也提到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因此,这次亲眼所见的古画自身蕴含的意义比其给我们带来直观美的感受更为震撼,也更引人深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