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为何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不同于转基因

导读

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涉及人类遗传及在社会中扩散。多样性是进化论之根本,因为时间、空间环境会变,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基因

全文1650字,点击文末链接可畅读全文,也欢迎参与文末评论。

饶毅:为何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不同于转基因饶毅:为何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不同于转基因

如果有一天,人类有办法让子女不患遗传疾病,或者可以让肌肉多一些、个子高一点、学习记忆力好一点,我们会怎么选择?在1月15日《知识分子》主办的“科学将把人类带向何处”专场讨论后,一位国内科技金融机构的大佬坦言,去年末曾组织圈内人阅读了围绕基因编辑事件的一系列文章,了解其诸多危害性后,当场进行了一次无记名投票:假设有这样优生优化的技术,用不用?最终结果是,80%的人都选择用。

“关键又很便宜,”该场活动的主讲人之一——北京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主编饶毅悻悻回道,基因编辑的成本“很快就会在10000元人民币以内,再过几年可能是三五千元就可以”。

在活动问答环节,一位记者问及,基因编辑和转基因技术是何关系?是否存在理论上比较优良的一套基因,人类可以用它造福自己?

饶毅表示,基因编辑的概念更广,它包括转基因。他支持对农作物进行有监控的转基因,“也就是说,我总体上支持转基因。”因为对于农作物的转基因已经有有力有效的监控措施,可以保证其安全性。“我认为所有的转基因农作物在各国已批准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大胆地吃。”

而在人类身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他强调要区分是对人的生殖细胞还是体细胞进行基因编辑,“我反对的是,对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

他指出,对体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与现在大家接受的各种治疗方式一样,只影响个人,“一般来说不会影响生殖细胞,也就不会遗传、扩散。”而生殖细胞如果变成婴儿、变成成人,结婚后将与其他人的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会遗传给他人。基因编辑的后果将扩散,进而影响人类社会(详见财新网“饶毅:应立法禁止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

因而他认为,在确认个体安全性、作用有效性和方法稳定性后,可由个人和家庭决定是否进行体细胞的基因编辑。而对人类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则应立法禁止......

更多相关文章:

贺建奎去哪了?他入选《自然》2018十大人物,被称CRISPR流氓 [2018-12-20]

12月20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了2018年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贺建奎作为“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主角入选,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是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的曹原。

《自然》关于贺建奎的介绍文章用“CRISPRrogue”(CRISPR流氓)作为标题。CRISPR是一种基因编辑技术。上个月,贺建奎宣称创造出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使婴儿获得艾滋病免疫,此试验因技术、伦理、透明度等问题引得全球舆论一片哗然。(参见“美国批准全球首个CRISPR基因编辑药物临床试验”)

多个试验相关方与此事撇清关系,目前并无进一步解释。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信息,南方科技大学为此试验的研究实施负责单位。贺建奎曾在香港学术峰会上透露实验经费主要来自大学和他自己出资。财新记者曾多次致电南方科技大学询问相关情况,均未得到回复。财新记者多次尝试联系贺建奎本人,也未得到回复。

“基因编辑婴儿”试验被指失败 贺建奎注册申请遭驳回 [2018-12-17]

日前,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Clinical Trial Register,ChiCTR,下称注册中心)发布最新说明称,贺建奎、覃金洲两位研究者的临床试验“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补注册申请,已被该中心驳回。从2018年11月30日起,该试验的进行状态更新为“中止或暂停”。

11月26日,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被曝已在中国“横空出世”,引发科学界伦理争议。“基因编辑婴儿”试验牵头人——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停薪留职),与多家与试验相关的机构,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此前,财新记者从注册中心网站上了解到,前述临床试验"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编辑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即为"基因编辑婴儿"试验的注册题目,研究课题的正式科学名称为《基因编辑人类胚胎CCR5基因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注册号为ChiCTR1800019378。登记的研究实施时间为2017年3月7日至2019年3月7日,试验主办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和美妇儿医院,研究实施负责单位为南方科技大学,“经费或物资来源”一栏登记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

贺建奎获3亿元投资 投资人包括“莆田系”和美医疗股东 [2018-11-30]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引发各界关注和专业人士的指责。11月26日,人民网报道称,经过基因编辑的一对双胞胎婴儿已经出生,项目由34岁的贺建奎负责。引发争议后,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和美妇儿医院、深圳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机构相继称未参与试验,与贺建奎撇清关系。

11月28日,贺建奎现身香港大学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问及此次试验的资金来源,他表示试验始于三年前,那时他是大学教授,用自己的工资支付试验所需的医疗费用,少部分的基因测序费用由学校的科研资金支付。他强调,任何自己名下的公司都没有为本次试验提供资金、场地、人以及设备。

贺建奎在从事基因编辑研究之外,创立了两家公司,根据公开信息,一共获得私募融资2.95亿元,以及4000万元政府补贴。谁在资助贺建奎的公司?贺建奎的公司是否真的完全在局外呢?

阅读以上精彩文章,请关注财新网。

责编|冯禹丁

版面|刘登辉 纪思琪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投稿及爆料:

[email protected]

饶毅:为何人类生殖细胞基因编辑不同于转基因

商务合作:

北京 Fiona 18612891987

上海 Kevin 18621849119

上海 Jane 13817806111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