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張其昀在1981年於臺灣出版的《中華五千年史》中稱:“黃帝克炎帝於阪泉,擒蚩尤於涿鹿,兩者實爲一事”,而“炎、黃血戰,實爲食鹽而起”。民國時期的史學家錢穆通過考證,在其上世紀40年代出版的《國史大綱》一書中提出:“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 尤村及濁澤,一名涿澤,即涿鹿矣”。

   作爲華夏文明的始祖,黃帝公孫軒轅歷來爲後世所敬仰,傳說中的黃帝不僅一統華夏衆部落,而且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 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不僅如此,後世的道家也視他爲道家先祖,道家亦被稱爲“黃老之術”。作爲道家學術的重要 分支,“房中術”同樣和黃帝扯上了關係。後來的《容成陰》、《素女經》、《黃帝內經·素問》、《神仙傳》、《列仙傳》、《軒轅本紀》等多部道家書料均有黃 帝向當時的房中術專家容成子和諮詢養身之道、向素女請教性交技巧的故事,後世更是有大量借托黃帝之名的著作(公孫軒轅應該算是史上被侵害著名權最多的歷史 名人)。

  在《山海經》裏,記載了黃帝與蚩尤逐鹿一戰,女魃助戰黃帝,後來受到了走到那裏那裏不下雨的懲罰。這段故事去掉神話色彩,可以理解爲在逐鹿之戰中,一位 女魃的部落女首領參與支持黃帝,最後被部落人背叛。這裏,一個很有男性魅力的英雄形象已經有了基本輪廓。到了司馬太公筆下,公孫軒轅不僅是一個英勇蓋世, 一生七十二戰的英雄,而且生育能力超強。載他一生“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注:就是說有十一個私生子)。又到了東晉葛洪的《抱朴子》黃帝的生育 及性能力就被大大誇張,出現了“黃帝御女千二百成仙”的記載了。這裏就有了點爲了迎合當時東晉時期士大夫們淫女養身成仙的時尚思潮而不惜糟蹋古人的意思在 裏面了。黃帝一生好戰,其實和道家是沾不上什麼邊的,而黃帝所處的英雄部落時期,生產力並不發達,我們的黃帝同志的主要心思應該還是在帶領部落人民解決溫 飽問題上,對房中術恐怕是沒有什麼研究的,俗話說“飽暖思淫慾”。生活水平的黃帝是不能與後世的君王們相比擬。

  但那時是原始部落社會,沒有後來的封建道德約束的,黃帝這樣男人英明神武,氣宇軒揚具有男人魅力的男人,願意和他上牀的女人肯定是很多的了(估記那時也 沒有什麼綠帽子一說)。而黃帝的正式老婆,《史記》只記了一個嫘祖,之後的《三家注史記》又加了三個:彤魚氏、方雷氏、嫫母。再怎麼算,黃帝的老婆也只可 能也算到十來個,頂多和韋小寶同志打平手罷了,至於御女多少,那就無史可考了,但從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以及生活條件,說黃帝同志養了一千二百個女人在家 裏,用來滿足其性慾和尋求昇仙,不符合當時部落部情。黃帝同志的經濟學知識沒這麼差,一個個白送的情人不要,要在家花錢費米養一大堆女人——黃帝家也不寬 裕啊!

  捉摸着黃帝的情人們也是晚上陪黃帝上牀,白天拍屁股走人,該下地下地,該養豬養豬。上古時期的中國女人,能幹着哩,不靠出賣性和肉體過日子。但百口難辨一紙,經過世代道家學者們的黑紙白字,處在上古時代的黃帝公孫軒轅,在後世的眼中,和道家的房中術是再也分不開了。

  黃帝炎帝蚩尤三聖爲何相互死掐?中華民族起源新說鹽有“百味之王”的美稱。早在上古時期,鹽是比金子還值錢的“天藏之物”,可以說“得鹽者得天下”。“炎黃子孫”,這一中國人特定稱謂的出現正是因爲鹽——對鹽的爭奪導致炎黃合併,在此基礎上出現了“華夏民族”。

  炎帝和黃帝本是兩個原始部落首領。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他們是在“阪泉之戰”後才整合到一起的。接下來,黃帝與炎帝聯手,通過“涿鹿之戰”,打敗了東夷九黎族首領蚩尤。從此中國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聯合統一形成“華夏民族”,進而有了“中國”。

  爲什麼會爆發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史記》給出的理由是,炎帝欺負四鄰諸侯、蚩尤作亂不聽話所致。實際上,這兩場征戰都是因鹽而起,乃“鹽的爭奪戰”! 這一觀點的產生,因交戰地點而來。“阪泉”和“涿鹿”到底在哪兒?現在大陸出版的教科書上認爲在河北境內,范文瀾著撰的《中國通史》亦持此觀點。但史學界 不少權威學者並不以爲然。民國時期的史學家錢穆通過考證,在其上世紀40年代出版的《國史大綱》一書中提出:“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 尤村及濁澤,一名涿澤,即涿鹿矣”。

  解縣鹽池是中國最早發現並利用的自然鹽之一,簡稱“解池”,又叫“河東鹽池”。在隨後出版的《中國文化史導論》中,錢穆進一步提出,解縣鹽池“成爲古代 中國中原各部族共同爭奪的一個目標。因此,佔到鹽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領袖之資格。”直接提出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是“鹽之戰”觀點的,還有另一位史學 家張其昀。張其昀在1981年於臺灣出版的《中華五千年史》中稱:“黃帝克炎帝於阪泉,擒蚩尤於涿鹿,兩者實爲一事”,而“炎、黃血戰,實爲食鹽而起”。 “鹽之戰”觀點雖尚有疑問,但已爲中國鹽業史研究學者所認可和接受。

  堯舜禹都曾築城於鹽池附近

  黃帝對炎帝和蚩尤發動戰爭,根本上是要控制鹽這一極爲重要的民生與戰略物資。黃帝滅了蚩尤後,遂開始在涿鹿附近的土堆上築城,即所謂“邑於涿鹿之阿”。 此後,鹽在中華文明的進程中,依然佔據着他物無法替代的地位。堯、舜、禹先後成爲統一華夏的帝王后,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鹽池附近的平陽(今山西臨汾)、蒲坂 (今山西永濟)、安邑(今山西運城北)築城,史謂堯都、舜都、禹都,至今地方史志都以之爲代稱。

  堯、舜、禹爲何要在這些地方築城?正是出於保衛鹽池的考慮。張其昀稱其“顯與保衛此鹽池重地有關”。鹽給華夏民族帶來前行力量的同時,也帶來了豐厚財 富,所以堯、舜、禹三帝對鹽充滿了感恩。在今天看來,舜帝是相當專業的音樂人,至少也是超級音樂發燒友,他擅彈五絃琴,曾創作了一首《南風》,詩化了鹽對 百姓和國家的重要。

  《孔子家語·辯樂解》中的《南風》是這樣寫的:“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 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爲什麼舜帝要歌唱南風?當時池鹽是自然生產,靠天喫飯。南風一來,鹽水便會迅速蒸發,凝結成鹽,此即《三秦記》中 所謂“朝取暮生”,當時池鹽已成爲重要財源。春秋時期,當年引發原始部落征戰、促成華夏民族形成的鹽,在中華文明進步和國家版圖的整合中繼續發揮作用。此 時的解縣鹽池爲晉國所有。《左傳·成公六年》稱,這池鹽爲晉“國之寶也”。晉國因爲池鹽而國富民強,晉文公因此晉升“春秋五霸”之列。原爲魯人的晉國富豪 猗頓,本是一位窮書生,在經營解縣池鹽後迅速致富,《史記·貨殖列傳》稱其“與王者埒富”。

  先秦諸國“得鹽者強”

  春秋戰國是羣雄並起、從割據走向兼併的特殊時期,在這長達550年的歷史進程中,鹽再一次成爲國家與民族整合的無形推手。這一時期“鹽政”概念定型, “鹽業官營”這一日後的專營制度出現並被迅速推廣,產鹽各國因此而獲暴利,爲日後的兼併積聚了雄厚的戰爭本錢,先秦各諸侯國因國力變化而重新洗牌。

  在鹽與稅收捆綁到一起後,鹽更成爲左右諸侯國兼併戰爭走向的隱性力量。因鹽稅暴富而強大的,除了西部的晉國外,東方的齊、燕等國也因鹽利而受惠。《管 子·輕重甲》稱:“齊有渠展之鹽,燕有遼東之煮。”齊國、燕國這些重要的海鹽產地,財富急聚,國力大增,很快在戰國風雲中佔得上風,入選“七雄”。其中的 齊國,在齊桓公時代已當上春秋“霸主”。

  對鹽覬覦最迫切的是秦國,早在“商鞅變法”後,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2年),秦國即奪得了山西平陽境內的“安邑鹽池”,開始池鹽大生產。並置“鹽 官”,食鹽專營,開徵鹽稅,爲進一步征戰奠定了物質基礎。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併了井鹽資源豐富的蜀國。據《華陽國志·蜀志》記載,秦 昭王(一說秦孝王)任命李冰爲蜀守,出生于山西運城“池鹽之鄉”的李冰,在公元前251年前後,主持開鑿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口鹽井“廣都鹽井”。有了鹽的秦 國逐漸強大起來,最終滅六國,統一華夏,又應驗了“得鹽者得天下”一說。用齊桓公的話來講,這叫“國無海不王”,這裏的“海”即特指海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