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法晚聯合報道 5月9日上午,記者在正緊張施工的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國家速滑館看到,一座高6米、寬3米的倒計時牌豎立在國家速滑館基坑南側。倒計時牌上醒目的顯示着距離2019年12月31日還有整整600天。

記者瞭解到,被稱爲“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6月將“破土而出”,年底“拔地而起”,計劃明年年底完工。

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瞭解到,按照北京申辦承諾,北京2022年冬奧會競賽場館陸續要在2020年達到舉辦國際奧委會各項測試賽的要求,實現基本完工。冬奧建設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倒排工期、緊盯節點、確保進度是當前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據介紹,冬奧工程建設的質量目標是瞄準國家最高建築質量“魯班獎”。

據瞭解,北京和延慶賽區在建冬奧項目都陸續設置了倒計時牌。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砼主體結構封頂,鋼結構施工完成;冬運中心綜合訓練館主體結構封頂。延慶賽區的地下綜合管廊將於2019年4月基本完工,管廊內管線9月份完成鋪設,這條全長7.5公里的地下“動脈”將把水、電、通訊等管線送往延慶賽區,爲延慶的高山滑雪、雪車雪橇賽場提供保障。

項目進展 地下施工最後衝刺 冰壇6月出地面

在國家速滑館現場,記者看到工程已全面進入地下施工階段。北京城建、北京住總等參建企業正在開展地下結構階段百日勞動競賽,施工現場18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多個工種同時作業, 10臺塔吊同時運轉,以確保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

據瞭解,國家速滑館將於下月出地面,年底完成鋼環梁和索網結構的施工,“拔地而起”,完成外維護結構的施工。明年6月完成玻璃幕牆的施工,明年年底完工。

此外,在首都體育館北側的冬季運動管理中心綜合訓練館“冰壇”的施工現場,地下施工已經進入最後衝刺,下個月這座新的場館將“破土而出”,全面進入地面施工階段。

建設亮點 國家速滑館將打造“最快的冰”

北京國家速滑館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紹輝介紹,國家速滑館有四大科技亮點,首先,速滑館的屋面結構是馬鞍形的曲面,而其屋面承載力的結構採用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雙曲面索網結構,長跨200米,短跨130米;第二是建築的玻璃幕牆,由3360塊曲面玻璃組成,這些玻璃基本沒有“重樣”的,均爲工廠加工完成後進行單元化安裝,形成了總長度達13.2公里的22條“冰絲帶”。

第三,國家速滑館將打造“最快的冰”,目前設計已經成型。值得關注的是,製冰產生大量的熱,根據環保、綠色的要求,將用於融冰、運動員生活用水、採暖等,可以節約大量熱能。

此外,要實現“智慧的館”,包括票務系統、導航系統,以及場館內觀衆、運動員、冰面的溫度的控制,BIM實現運營維護等方面均有“智慧化”的構想。

雙奧之城 冰絲帶、鳥巢、水立方組標誌性建築羣

目前,除新增的首鋼滑雪大跳臺建設項目外,北京和延慶賽區新建競賽場館已經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北京賽區已經開工建設3項。其中,國家速滑館是北京冬奧會的標誌性建築,將與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館“水立方”共同組成北京“雙奧之城”的標誌性建築羣。

延慶賽區高山滑雪、雪車雪橇項目也已開工建設。另外,包括延慶賽區綜合管廊、京張高鐵、興延高速、延崇高速等11項冬奧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也實現開工,正在全力推進。

據瞭解,今年還將有首鋼滑雪大跳臺、延慶冬奧村、國家游泳中心改造場館等26個冬奧建設項目實現開工建設。北京冬奧村賽後將作爲北京人才公租房,直接服務於北京的住房保障。延慶冬奧村賽後將成爲旅遊度假和冬季運動酒店,面向市民服務。新增的首鋼滑雪大跳臺將依託首鋼老工業基地四座冷卻塔而建,它也是北京賽區唯一的雪上項目場地,建成後將成爲世界上第一個永久保留的滑雪大跳臺設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