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釋迦佛把這一重擔交給地藏菩薩,並囑咐他,對那些尚在惡趣受大苦的衆生要特別關心,令其改邪歸正、離苦得樂,至彌勒佛出世時,使婆娑世界一切衆生皆得解脫。地藏菩薩繼承了佛陀真正的精神,他用出家的僧相出現在人間,使大家見聞熏習,達到身心清淨,爲人們指出了一條遠離罪惡、解脫苦難的途徑。

  梵語“乞叉底櫱沙”,中文譯爲地藏。地即土地,藏者,具有祕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衆生止於至善。《地藏十輪經》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因此故名地藏。”

  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地藏菩薩昔於忉利天宮,曾受釋迦世尊囑咐,要他在釋迦寂滅之後、未來的佛彌勒誕生之前的過渡時期中,來負責度化婆娑世界的衆生。釋迦佛把這一重擔交給地藏菩薩,並囑咐他,對那些尚在惡趣受大苦的衆生要特別關心,令其改邪歸正、離苦得樂,至彌勒佛出世時,使婆娑世界一切衆生皆得解脫。

  地藏王菩薩爲大願菩薩,他曾發下極大誓願:“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他最大的特點是哪裏最艱苦,就到哪裏去。在一般人心目中,最艱苦的地方是地獄,因此地藏菩薩度化的對象便是地獄裏的衆生,即使有人惡貫滿盈,但只要其改惡從善,至心誦唸地藏菩薩名號,也可以解除一切苦厄,而得度脫。地藏菩薩不像其他弟子現在家相,像觀音菩薩現白衣大士相或天人相,文殊菩薩現童子相等,他現的是出家人的形相,身披袈裟,覆蓋右肩,左手執蓮花,右手施無畏,坐蓮花臺上。地藏菩薩繼承了佛陀真正的精神,他用出家的僧相出現在人間,使大家見聞熏習,達到身心清淨,爲人們指出了一條遠離罪惡、解脫苦難的途徑。地藏菩薩的大願,是令一切衆生都成佛道,然後自己才成佛。可是衆生無盡,地獄也難以度盡,這樣就成爲了不成佛道的大願菩薩。然而地藏菩薩那種一心普度衆生、先人後己的精神是時間所罕見的,因此自然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唐高僧傳》記載:“有新羅王子名金喬覺(公元705-803年),貌惡而心慈,穎悟天然,發心出家,名地藏比丘。於唐玄宗時來華,入九華山修道。當初爲地藏比丘修建寺院時,需請九華山主閔公佈施山地。閔公問他要多少地,地藏回答只要求一領袈裟能覆蓋的土地。閔公心想一袈裟之地能有幾何,就慷概應允了。哪知地藏大顯神通,一襲袈裟蓋盡九華,閔公也不食言,將整個九華山全部佈施給他。有這樣的大功德,所以後世奉閔公爲地藏護法。其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號道明。”如今,寺院中地藏菩薩像的兩旁如果分別是一老者與一少年比丘,那就是閔公父子了。

  人們都傳說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從此,九華山就被認爲是地藏菩薩顯聖度衆的道場,成爲地藏信仰的中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