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海飼料史上最大投資入局華東,30萬噸產能全力釋放

國內蝦料、海水魚料、特種魚料的領軍型企業,廣東粵海飼料集團(簡稱“粵海飼料”)即將迎來“大創業、大發展”歷程中新的里程碑,其下屬分子公司江蘇粵海飼料有限公司(簡稱“江蘇粵海”)將於5月9日隆重舉行開業慶典,意味着粵海飼料挺進華東水產料核心區,進而劍指全國市場的重要戰略步驟實現成功布局。

粵海飼料史上最大投資入局華東,30萬噸產能全力釋放

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子公司分佈圖

粗略估計,江蘇水產料容量在280萬噸左右,是國內除廣東以外最大的水產料市場,歷來屬於飼料企業必爭之地,當地也遍佈集團企業和本土優勢企業,而粵海是最晚在江蘇建廠的水產料集團企業。在主要市場競爭格局分明的江蘇,砸重資入局的粵海飼料將如何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筆者採訪了江蘇粵海總經理唐毓林,瞭解其對公司的規劃以及將如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粵海飼料史上最大投資入局華東,30萬噸產能全力釋放

江蘇粵海總經理 唐毓林

接下來重點發展普水料

水產前沿:江蘇粵海目前是什麼情況?

唐毓林:江蘇粵海成立於2016年,總投資2.4億元,佔地面積100畝,是目前粵海飼料集團投資最大、佔地面積最大的飼料生產基地。一期投產蝦蟹料生產線4條,膨化料生產線2條,顆粒魚料生產線3條,年產能30萬噸,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水產飼料企業之一。公司地處蘇北沿海腹地,毗鄰沿海、京滬、淮連、寧宿徐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簡單來說,江蘇粵海的成立是粵海飼料集團挺進華東劍指全國的重要戰略步驟之一。

硬件設備上,江蘇粵海有幾個亮點:一是自動化程度高,像原料倉儲、成品打包和壘袋等環節,我們都採用了自動化設備;二是在生產小品種飼料時,爲了減少換模過程中的損耗,我們有一臺膨化機是採用雙頭出料設計,可以做到不停機換模,這樣就能更高效、更靈活地安排生產;三是爲了滿足市場中規模養殖的需求,我們設計了散裝料裝置,顆粒魚料和膨化料都可以通過這個窗口來實現無袋運輸;四是3條顆粒魚料線都配有後熟化工藝,不僅可以用來生產魚料,還能生產蝦蟹料。

水產前沿:粵海在江蘇經營多年,目前在市場上的表現如何?

唐毓林:粵海進入江蘇市場今年是第七個年頭,之前主要是靠浙江粵海來提供飼料,但是浙江粵海只有膨化料和蝦料生產線,所以我們在江蘇沒辦法大力去發展,很多市場都沒有去做。

目前,江蘇粵海重點做南美白對蝦料、羅氏沼蝦料、河蟹料、鯽魚料、草魚料和鯉魚料等六個市場。在江蘇,南美白對蝦料的市場容量約爲10萬噸,羅氏沼蝦料爲7萬噸,河蟹料在20萬噸左右,草鯽魚料約有250萬噸。去年我們大概是3.2萬噸的飼料銷量,不過是以特種料爲主,其中南美白對蝦料、羅氏沼蝦料和河蟹料在市場上的認可度較高。整體來看,江蘇粵海在市場的佔有率偏低。因此,今年開始我們要重點開發鯽魚料、草魚料和鯉魚料市場。

新品種、新模式來撬動市場

水產前沿:江蘇的魚料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主要品牌在市場上也比較強勢,江蘇粵海準備怎麼進入這個市場?

唐毓林:我們的營銷理念是圍繞“客戶成功是粵海營銷標準”來做,從中去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我們要讓跟着粵海走的客戶,能夠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

蘇北的魚料市場,同行耕耘了很多年,也有很深的市場基礎,如果直接去競爭,我們所付出的代價會比較大,只能用不一樣的方法來切入。我們的思路是通過引入新品種和新的養殖模式來撬動魚料市場,這樣的話我們與同行就基本上處於同一起跑線上,之中可能更能顯出我們的優勢。

新品種我們選了加州鱸,這個品種在南方已經經營得很成熟,而且苗種運輸也比較方便。黃顙魚就不打算作爲主推,因爲各個廠家在這個產品上都比較成熟,競爭非常激烈,飼料的利潤空間也壓得很低,整體上經營風險較大。新模式我們打算推南美白對蝦與魚類混養。不過蘇北傳統養魚的這些養殖戶,對蝦的理解還是有些欠缺,新模式的推廣會面臨較高的難度。但我們會通過養殖示範,讓大家看到這種模式確實能成功賺大錢,我相信養殖戶會去跟進。目前,我們在宿遷開始推廣魚蝦混養模式,在東臺、興化至揚州一帶推加州鱸養殖。

另外,我們還發現江蘇的河蟹養成規格普遍偏小,接下來想從苗種、飼料、養殖管理技術等三大方面去突破,把河蟹的養成規格提起來。還有一個方面,有些廠家對膨化料的利潤空間看得比較大,把它作爲一個盈利型的產品,我們不是這個思路,而是把利潤空間向顆粒料看齊,讓養殖戶能感受到更多的實惠。

水產前沿:您對江蘇粵海有些什麼規劃?

唐毓林:我們今年的銷量目標是6萬多噸,其中普通淡水魚料要實現4.7萬噸的銷量,去年是1萬多噸。我們計劃每年增長50%,估計用3-4年時間實現15萬噸的產銷量。

作者:唐東東;來源:水產前沿;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爲傳播更多信息爲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爲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