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網訊(記者 馬千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重要內容,直接關係到農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同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具體體現。5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浦口區星甸街道,實地走訪了南京市垃圾分類試點之一的後圩村。作爲浦口區“十大珍珠”之一的美麗鄉村,2018年,新甸街道結合之前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引進第三方公司在後圩村試點農村垃圾分類新模式,推進農村垃圾分類投放、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循環體系,用“生態+”延續美麗鄉村品質生活,創造鄉村建設新風貌。

5月9日,南京市召開農村垃圾分類試點暨“後圩模式”新聞發佈會。市城管局環衛處主任龍瑞介紹,目前,南京市已有33個村已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建設有機垃圾處理點10個、垃圾分類收集分揀站2個。南京市將用三年時間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機制,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形成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有效模式。

去年12月,星甸街道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將垃圾分類工作引入後圩村,結合村落特點,打造了“後圩模式”,即村民首先在家中將垃圾進行源頭分類,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將由第三方公司上門回收並送往再生資源企業加工,廚餘垃圾由村民投放至集中投放點然後由第三方公司送往漚肥點處理,村民把垃圾分類處理可以獲得相應積分,憑藉積分,村民可以在村裏的環保小屋兌換生活用品。

目前,後圩村建設了3個廚餘垃圾投放點,居民可以將家中產生的廚餘垃圾投放到集中投放點。浦口區星甸街道辦事處主任郭玉臣介紹,集中收集的廚餘垃圾會由第三方公司每日清運到村中漚肥池中,經過厭氧發酵產生肥水,免費供應給居民灌溉田地。

值得注意的是,後圩村的村民還可以通過預約制,將自產的農漁副產品在垃圾分類環保屋進行登記,由市場化企業按照市場價格集中收購,企業再將收購的農副產品作爲積分兌換獎品,在南京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進行積分兌換,形成獨闢蹊徑的積分兌換體系,既爲居民解決了農漁副產品的銷路問題,又爲參與城市垃圾分類的居民帶去了新鮮的積分兌換品,可謂一舉兩得。

“跟以前相比,村子裏路面更乾淨了,環境也更加衛生了,還可以用積分兌換生活用品,給我們帶來了實惠。”後圩村分村民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後圩模式”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環境,他們也將切實響應垃圾分類的號召,努力把後圩村的環境維護的更加美好。

浦口區城管局副局長王兆林表示,下一步,他們還將細化落實垃圾分類工作,打造‘一村一方案’,堅持從源頭分類,實現村民自治模式,並結合美麗鄉村的建設,不斷推廣垃圾分類先進典型案例,確立‘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五年全面決勝’的目標,努力走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隊伍的前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