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3日訊 (張忠林 記者霍梟涵) 金秋九月正是瓜果飄香季,在柴河重點國有林管理局貯木廠院內,33架大棚裏棵棵近一人高的以色列番茄秧上綴滿果實,瀰漫着清香微甜的味道。

大棚內以色列番茄秧上綴滿果實。

職工們進行採摘、分揀、裝箱。

“凌晨四點我們就在大棚內外穿梭忙碌,採摘、分揀、裝箱,下午就要發往南方各大市場,以最新鮮的狀態進行銷售。”苗木公司職工許巖臣說,“以色列蕃茄味道鮮美,具有較高的營養及美容價值,一直暢銷市場。我們更是科學種植,定期監測,抓好番茄生長各個環節,保證番茄營養健康生長,實現高產量豐收。”

據柴河局苗木公司副經理隋秀榮介紹,今年是第三年種植以色列番茄,截至目前已銷售番茄近九萬斤,預計還將出產4萬斤左右,主要與寧安的蔬菜經銷商合作,銷往周邊各大市場和南方各大城市,效益可觀。

停伐後,柴河局苗木公司積極探索轉型發展之路,利用貯木廠育苗大棚,打造蔬菜種植基地,種植有機蔬菜,向綠色產業要效益,成就了昔日貯木廠、今朝瓜果香的喜人局面。隋秀榮說,大棚每年培育的花卉苗木五月份出售後,公司會根據節氣和市場需求,選擇種植綠色有機蔬菜,發揮資源的最大優勢,創造效益。

主動轉型,跨越經營,有機蔬菜種植業只是柴河局苗木公司發展的接續替代產業之一。

據柴河局苗木公司經理於長有介紹,今年苗木公司北山苗圃育苗基地新播種培育造林苗木和綠化苗木10多種,100多萬株,總面積126畝,不僅滿足了柴河林區造林、綠化的需要,提供並保證了天保工程後備資源所需的苗木,還面向市場進行出售,實現了謀轉型,闖市場,促增收。

2019年柴河局苗木公司還將在北山苗圃育苗基地新播種培育造林苗木和綠化苗木110畝,10多個品種,100多萬株,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培育出更多更好的林木良種,提高苗木花卉產業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水平,緊緊抓住市場機遇,推進市場化經營,向生態要效益,提高苗木基地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爲生態林區建設、造林綠化提供基礎保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