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入人心》:讓高雅音樂“深入人心”

聲樂大師代表的加入增加了《聲入人心》的專業性。湖南衛視 供圖

1月18日,湖南衛視全新音樂類聲樂演唱節目《聲入人心》即將迎來收官。在3個月的陪伴中,《聲入人心》逐步顛覆了大衆對高雅音樂的固有印象,引領觀衆感受聲樂藝術的魅力,讓美聲、歌劇、音樂劇等原本冷僻、小衆領域的音樂“深入人心”。

正如《聲入人心》首期開場時的一段畫外音:“我是站在追光之外的追光者。他們說不夠流行就不夠資格,可青春,何止一種聲音;他們說,高雅冬眠,你休想叫醒,可熱愛,足以融化一切。”

聚焦美聲歌劇

音樂節目一直是綜藝市場的寵兒,但如何在衆多的音樂節目中獨闢蹊徑、脫穎而出,是每一個製作團隊都在思考的問題。這一次,《聲入人心》選擇了“美聲”“歌劇”等小衆的領域,被視作湖南衛視以垂直題材展現專業魅力、大膽拓展綜藝節目邊界的又一次創新嘗試。

提出這個創意的,是節目總導演任洋,他是湖南衛視年輕的製作人代表,曾經制作過《快樂女聲》《小年夜春晚》等大型活動。對於這個節目的初衷,他表示,這些年一直希望做創新型的素人類音樂節目,而美聲、音樂劇這片尚未被開發的藍海,無論是素人資源,還是曲庫,對於電視化呈現來說都顯得十分充裕。

“我們做這檔節目不是單純爲了高收視率,只是爲了消除觀衆對美聲的誤解。”任洋表示,一提到美聲、音樂劇,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中年歌唱家、燕尾服、難以欣賞等,而這檔節目要做的,就是消除大衆的固有印象。

雖然專業性很強,但是選手演唱的歌曲卻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在製作上,節目做了大量流行音樂嘗試、通俗音樂嘗試,比如有的演唱者把莫文蔚的《慢慢喜歡你》、周杰倫的《青花瓷》用古典美聲唱出來,觀衆對這樣的改編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任洋解釋說,《聲入人心》要做的是“融合音樂”,“基於電視節目形態,單純做美聲的話,觀衆接受度有限。融合音樂的形態有音樂劇作品的親民感、美聲作品的厚度,也會加入流行通俗音樂的元素。”

專業迴歸專業

然而,畢竟是美聲、音樂劇、歌劇等專業性很強的音樂,如果節目不能呈現很好的專業性,那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即便用更流行化的方式呈現、與大衆親近,但節目的根本立足點仍是依循專業,內容創作中仍以還原行業現狀、遵從行業邏輯爲首要原則。

因此,節目中的36名成員全部都爲出身伯克利音樂學院、朱莉亞音樂學院、維也納普萊納音樂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名校聲樂專業的學院派,沒有爲增加噱頭塑造一個“民間高手”的綜藝常見話題人物。負責選角工作的執行導演劉源透露,成員的選擇有一定的門檻,“唱得好,這是基本條件。”

出品人未加入流量擔當,三位出品人皆有着音樂學習與從業背景,帶有不同視角的出品人組合,兼顧專業、市場、大衆等不同緯度的考量。任洋介紹:“除了廖昌永這樣的專業人士,我們也希望有觀衆視角的出品人參與其中。尚雯婕是經驗豐富的唱作人,她也很有伯樂眼光,挖掘了很多頗具潛力的年輕音樂人。劉憲華從6歲開始學習小提琴和古典音樂,有着比較深厚的古典音樂知識積累。3位出品人默契十足且彼此間認同度很高,形成了很好的互補效果。”

結合成員的演唱,節目後期強化了關於聲樂知識、音樂作品創作背景等方面的專業性內容,利用花字、小貼士、小詞條等形式幫助觀衆理解。

而最終成員的出口,也不是成爲新一代大衆明星,而是迴歸本行業。“我們從來不以把他們捧成明星爲目標,而是希望觀衆能夠到劇院中去聽他們的音樂劇和歌劇,這是我們的目標,希望能爲這個行業做點事。”任洋說,若把這些專業歌者消費成大衆娛樂明星的話,就失去了節目的價值和意義。

多元舞臺展現

爲了吸引更多的觀衆,除了演唱歌曲的選擇加入通俗元素之外,在節目規則和演唱形式、內容上,每個階段都在嘗試更新,試圖持續製造新鮮感,帶領觀衆逐步深入瞭解美聲藝術和文化的不同面向。

前兩期單獨試唱環節結束後,節目從第二期結尾到第十二期分爲舞臺公演和真人秀兩部分,兩者時長比例大概保持在7∶3。從第三期開始,公演部分選手對聲樂作品的演繹形式也將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更具層次感和想象空間的變化。在第四期節目中,王晰首度搭檔鄭雲龍,兩人的合作被網友稱爲“王炸組合”,相輔相成的高音與低音完美互補,連王晰自己也自豪地認爲,與鄭雲龍的合作是“防守自帶反擊”。

真人秀部分則最大程度地還原真實,成員們的日常排練以及彼此相處的過程也在節目中有所呈現。“真人秀是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我們不會一味地強調誰走誰留,不刻意強調舞臺上的壓力,因此過程中會發生很多有意思的事。”任洋表示,“學習高雅音樂的人大多比較高冷,大傢俬下相處都比較有禮貌,沒有太多的矛盾衝突,特別和諧。”

第四期節目中,互相扶持的“翅膀兄弟”賈凡、陸宇鵬演唱《跟着你到天邊》,賈凡一直鼓勵和幫助陸宇鵬,“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他來到這個舞臺,給他一對翅膀。”在賈凡的鼓勵下,陸宇鵬爆發了自己的潛力,兩人用歌聲爲觀衆呈現了一個大時代背景下的情感變遷故事。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