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丹東炒房 什麼樣的風險等着你?)

去丹東炒房 什麼樣的風險等着你?

丹東樓市竟然火了?這對於很多丹東本地人始料未及。這個緊鄰朝鮮的中國最大邊境城市,在近幾年國家統計局每月發佈的房價變動情況數據上,經常位列墊底位置。尤其是這次被關注的丹東新區,房價與五年前基本持平,即使是市政府、名校的搬遷,也未能調動起本地人居住在新區的慾望。《廣廈時代》瞭解到,丹東新區在售的樓盤這半月確實“不愁賣”,部分樓盤,尤其是新鴨綠江大橋附近的樓盤價格上漲幅度接近50%,但與此同時,本地人手中握有大量的二手房源,這些房源很多尚未辦理不動產登記證,新區庫存依然巨大。

開發商始料未及 去化速度太快有些“慌”

一個月前,如果你問丹東本地人對丹東新區的印象,排在前幾位的關鍵詞一定是“市政府”“丹東二中”“空蕩蕩的街道”“沒人住的高樓”。

而最近,這個與朝鮮第四大城市新義州一江之隔,承載了中朝貿易主要份額的邊境城市,一夜之間成爲了投資客關注的焦點。到丹東買房,成爲投資客想到的第一個棄核紅利。

事實上,丹東新區最初也確實是爲了推動中朝貿易而設立的,尚未通車的新鴨綠江大橋就是證明。但由於各種原因,新鴨綠江大橋沒有如期通車,中朝貿易也進入低谷期,新區的產業遲遲未能發展起來。

丹東新城區的樓市則是另一張晴雨表,在2014年以前,新區房價還可以算是穩定中有所增長,而近幾年一直在低谷徘徊。“本地人想買的,早就已經買完了,不住的也基本都套着呢,外地人除了新畢業在丹東工作的,其他人也不會關注這裏。”一位丹東當地的開發商表示。

朝鮮半島最近的新聞對中國丹東樓市的影響,讓丹東新區樓市也讓新區的開發商始料未及。

丹東新區某靠近丹東二中的樓盤,今年初新增開發了六棟洋房,4月底拿出了三棟入市銷售,100餘套房源,8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兩天就銷售一空。銷售速度和價格讓開發商都很感慨,目前還有100餘人在排號,但開發商已經暫時封盤。

當被問到封盤原因,該項目一工作人員透露,開發商被“嚇”到了,不知道自己的價格是不是定低了,盲目地再把剩下三棟一起推出,怕價格賣虧了。

另一位熟知當地房地產市場的業內人士告訴《廣廈時代》,丹東樓市雖然有一些品牌開發商的進駐,但整體還處於比較落後的階段,很多開發商並沒有什麼營銷手段,碰上這次大漲也是“趕鴨子上架”,媒體報道中,很多隔日漲價、限購套數等,也是開發商不專業的體現。因爲個案五花八門,呈現在媒體報道上,就顯得市場更不穩定。

本地人被新區“傷”太深 收房四年價不動、證沒有

上面提到的洋房樓盤,100餘套房源的購房人主要都來自外地。很多外地客戶沒有到現場,是直接委託當地的中介定的房子。當被問到來丹東買房的人主要都來自哪些地方,工作人員透露,該項目的購房人主要來自北京和南方一些城市,東北三省的購房人很少。“省內的人很多之前也關注過丹東新城區,知道價格怎麼回事兒,另外省內買丹東房子的,買資源的多,丹東的溫泉項目大部分都是省內其他城市的人買。”

另外,還有一些韓國人購買。在丹東生活和工作的韓國人很多,丹東市區有一個著名的大體量樓盤就叫“韓國城”,對於朝鮮棄核,在丹東生活的韓國人遠比丹東本地人關注,他們也構成了近期搶購丹東房源的主力軍之一。

對於這次外界傳言的丹東新城區房價暴漲,丹東本地人都很關注,但出手的卻很少。一位丹東本地居民表示,丹東本地人很多都被新區房子“傷”到了。

他透露,2011年,他以內部員工價3000元/平方米左右在新區預定了一套房源,2012年交齊了全款,2013年底樓盤交付,至今仍沒有辦理下來房產證。交房後的幾年,雖是現房狀態,但原價都賣不出去。最開始買房,是看到市政府和學校都搬過去了,應該會發展很快,但五年後的今天,除了樓多了,基本沒有什麼變化,根本不可能搬過去住。新區,只會在有大型活動的時候,當旅遊過去看看。

像這位居民類似的經歷還有很多,《廣廈時代》瞭解到,丹東新區很多已交房的樓盤都未辦理下來不動產登記證。

另外,丹東新區還存在着大量的“頂債房”,由於過去幾年整體低迷和不景氣,開發商無法如期付款,就以房子的形式轉給了包工頭。很多包工頭爲回款都以不到3000元的價格就拋售了,即使這個價格,也還有很大一部分沒有賣出去。

對於丹東本地居民,反而更關心的是外地人湧入會不會影響丹東老城區房子的價格,對於丹東居民的收入水平,老城區的房價已經不算低。畢竟,老城區纔是本地居民主要生活、工作居住的地方。

市場規範程度有待提高

投資客炒丹東房要心中有數

雖然丹東新城區開發量巨大,但其樓市的發展還處於相對滯後的階段。在各大數據研究機構的報告上,很少會看到丹東的身影,但從國家統計局每月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上,可以對丹東近幾年樓市的發展走向看出一二。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以來,丹東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整體平穩,每月環比變動多在1.0%以內,而此前,在全國樓市一片漲時,丹東也經常是爲數不多下跌的幾個。此輪的上漲,確實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此前媒體報道的丹東新城區房價大漲57%,先不說是不是個案,這其中和丹東房價本身基數小有關係。跌到3000元/平方米無人問津的房子,漲到4500元/平方米就已經是上漲50%了,而4500元/平方米這個價格,可能還沒有這些樓盤曾經的開盤價高。

由於單價低,讓丹東房的投資門檻比全國其他城市低出不少,再加上不限購,一些投資客自然將目光集中在了丹東。“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購買”。

一次性付款背後,風險就變得更大。正如前文提到,丹東新城區的房子很多交房多年辦理不下來房產證,二次交易只能通過合同改名字等非常規手段。

房產證辦理時間長,一方面與政府處理接待能力有限有關,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不規範的房地產開發管理帶來的手續不全等問題。五證不全開始銷售的情況,在丹東時有發生。

對於是否擔心近期新區樓市過熱會引發政府的調控,很多丹東開發商心態比較樂觀。一位開發商表示,主要原因就是新區的庫存量太大了,雖然近期比較熱,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幾個樓盤的個別現象,離去庫存的目標還遠得很,很多開發商還沒開始推盤,等到市場上銷售的房源多了,就會趨於平穩。

開發商壓抑了很久,其實他們更關注的是朝鮮半島的局勢是否能夠真正平穩。他表示,如果新區樓市過熱引起了政府的關注,能夠儘快規範化,對一些規矩做事的開發商、對投資客,反而是好事。

徐萌 本文來源: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徐萌_NN74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