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軍蘇-35SK戰鬥機四機編隊

2018年中國空軍引進蘇-35SK戰鬥機全部交付,裝備南部戰區航空兵某旅,經過廣大官兵不懈努力,蘇-35SK已經具備完整作戰能力。

中國空軍第一批蘇-35SK戰鬥機在2016年底回國,2017年初在航空兵某旅機場實現首飛,2018年初就完成了南海戰鬥巡邏、轟6K遠航護航等任務,表明蘇-35SK已經形成了初步作戰能力,在此基礎上,部隊又在向完整作戰能力衝刺,2018年他們“運用聯合訓練平臺和資源,多次與異型機、地導部隊、雷達部隊和海軍艦艇開展空對空、空對地和空對海對抗訓練,有效提升了體系作戰能力。”

南部戰區空軍換裝蘇35展露鋒芒

蘇-35SK爲轟6K進行護航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空軍蘇-35SK戰鬥機訓練已經由空空任務向空地、空海對抗訓練擴展,一般而言初始作戰能力戰鬥機可以執行基本作戰任務即可,對於戰鬥機來說,主要集中在空空能力上面,對於其他能力要求較小,例如F-22戰鬥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的時候,只能在亞音速條件下投放JDAM,不能在超音速巡航條件下投放JDAM,後者在完整作戰能力的時候才補上,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蘇-35SK新接裝不到1年就形成初始作戰,又不到1年又形成了完整作戰能力,突出顯示飛行員戰術技術素質高超。

蘇-35SK掛載KP-31P和KH-59MK

外界注意到蘇-35SK已經與地導部隊、水面艦艇進行對抗,表明蘇-35SK可能已經具備防空壓制、打擊水面艦艇能力,從俄羅斯方面資料來看,蘇-35SK配備武器尤其空地、反艦武器與蘇-30MKK大致相當,例如反輻射導彈仍然是KH-31反輻射導彈、反艦導彈可能採用KH-59MK反艦導彈,這兩種導彈中國空軍、海軍航空兵已經引進較長時間,在訓練和演習之中也經常運用,因此對於這兩種導彈以及如何運用非常熟悉,依靠此前積累的經驗,蘇-35SK回國之後能夠迅速運用這兩種導彈。

蘇-35SK戰鬥機形成完整作戰能力也可能表明飛機已經集成了全軍綜合數據鏈,這是蘇-35SK融合到中國空軍作戰體系重要組成部分,蘇-35SK採用S108數據鏈,中國空軍現在作戰體系基於全軍綜合數據鏈,兩者信息不能直接互聯,需要一箇中間轉換裝置,需要中俄雙方協同才能完成,在數據鏈沒有完成互通互聯之前,蘇-35SK只能使用保密話音與預警機進行聯繫,保密話音通信速率低,信息傳遞不直觀,制約蘇-35SK戰鬥機作戰效能,所以蘇-35SK形成完整作戰能力,數據鏈能夠互通互聯應該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中國空軍已經裝備KH-31P反輻射導彈

未來還有可能整合GB500C這樣的隱身導彈

對於中國空軍蘇-35SK戰鬥機來說,形成完整作戰能力仍然不算完結,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比較重要的就是整合國產機載武器,國產空空導彈性能已經超過俄製空空導彈,國產中遠程主動雷達制導空空導彈射程更遠,攻擊能力更強,優於R-77,PL-10採用紅外成像制導系統,而R-73還採用雙波段紅外探測系統,另外蘇-35SK還採用國產隱身防區外彈藥布撒器、衛星制導炸彈、小直徑制導炸彈等,以便進一步提高蘇-35SK戰鬥機的作戰能力。(作者署名:小飛豬觀察)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