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道瓊斯指數,來源網易財經

美股去年底慘遇平安夜大屠殺後,今年初指數止跌回升,道瓊指數近4周飆漲逾2000點、超10%,市場將這波強彈漲勢歸功於2大助力,包括美中貿易談判露出曙光及美聯儲(Fed)暗示升息放緩;此外,部分專家認爲,國際央行停止量化緊縮(QT),重新對市場挹注活水,也是美股絕地反攻的幕後推手之一。

ZeroHedge報導,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Fed爲了救市祭出量化寬鬆(QE)政策,瘋狂印鈔大買美債和房貸抵押證券,導致資產負債表從9005億美元膨脹到近4.5兆美元。隨着美國經濟回穩,失業率持續下降,Fed開始實行縮表、升息計畫,決定縮減名下4.5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2018年第4季起每月QT規模增至500億美元,美股也跟着颳起腥風血雨。

回顧過去幾年全球股市表現也印證此一關聯性,美銀美林指出,2010~2017年間,國際央行總計砸下9.1兆美元購買資產,這段期間美股也出現史上最長的牛市;然而就在2018年開始緊縮流動性,美股就接連崩盤出現10年來最慘跌勢。

眼看美股下跌,Fed主席鮑爾也暗示若有需要,會調整縮表情況、暫緩升息,此話果然奏效,讓奄奄一息的市場重新回暖。標普500從去年平安夜的低點,一路踩油門,狂漲超過11%。

報導分析,除了Fed持續縮表外,日本央行、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都不斷攀升,全球股市同步飆漲,中國央行同批降準,增加市場流動性。

由於全球經濟減緩,投資人也認爲,若股市續跌,各國央行或許會逆轉態度,減緩縮錶速度,甚至恢復刺激措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