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季孫:人生遇挫敗,朋友來相助

官二代出身的劉季孫生不逢時,雖然父親劉平曾經是北宋時的將軍,但是到了他這一代,不僅家道中落,而且他只喜舞文弄墨,刀槍劍戟一竅不通,不能上戰場建功立業,所以只能混跡於文人墨客之中。文采雖出衆,但也只限於風花雪月友朋唱和,既不能安邦定國也起不到勵志作用。

宋仁宗嘉佑年間,靠着父輩的蔭涼,劉季孫勉強在政府部門謀了一個職位,如果是抄抄寫寫起草個文件也就罷了,偏偏讓他當了一個酒官,也就是菸酒專賣局局長,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種小商小販打交道,無論哪個商家想賣酒,必須要得到專賣局批准,同時也必須到專賣局這裏來提貨。

每天沉浸於吟花誦月,遊山玩水的劉季孫,對於自己的工作很不滿意,但也沒有能力逆轉,久而久之心情很不爽。於是,他患上所謂的抑鬱症,曾經滴酒不沾的他,學會了喝酒,不僅學會喝酒,而且每喝必醉,工作上馬馬虎虎,結果就出事了。

那天,不知什麼風把王安石給吹來了,時任紀檢委書記的王安石突擊檢查工作,而劉季孫醉臥在辦公桌前,根本就不知道王書記來了。王安石心裏那個氣呀,準備給劉季孫撤職查辦,劉季孫被嚇得醒了酒,哆哆嗦嗦地站在旁邊等着處理。

王安石怒氣衝衝地指着劉季孫,剛想開口訓斥,結果眼睛被寫上屏風上的一首詩吸引過去了。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裏閒。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這首《題屏》詩雖然有些纖柔,但也頗有韻味,王安石是名家呀,讀懂了詩中之意,風骨凜然的文人,每天與商販打交道心裏不爽呀,這是借詩明心跡呀。

後來,檢查工作演變成詩歌討論會,兩人就詩詞創作進行了交流,王安石點贊之後大笑離去,處分報告則扔進垃圾桶裏。

醉後方知酒意濃,醒後方知心裏空,後來讀書成了劉季孫慰藉心靈的一種解脫方式,但他的薪酬不多,到手的錢買完書便所剩無幾,家裏因爲他沒有節制的花銷,而常常陷入困頓之中,甚至爲此斷米斷柴。

劉季孫心裏煩,只能跟好朋友蘇軾吐槽,隔空喊話沒誠意,兩人手寫書信重現了“見字如見面”的友情聯絡方式。

工作壓力大,人身不自由,經濟入不敷出,家裏窮得只有藏書,劉季孫把雞零狗碎的瑣事全部打包寄給蘇軾,蘇軾很快回了信:“佔雨又得雪,龜寧欺我哉。似知吾輩喜,故及醉中來。童子愁冰硯,佳人苦膠杯。那堪李常侍,入蔡夜銜枚。”蘇軾調侃劉季孫想雨雪兼得特不靠譜,但也肯定了他的生活態度,讚美他與當時的名士李常有得一拼,李常抄書藏書著作頗豐,也是爲社會做貢獻。

劉季孫被蘇軾洗了腦,於是把“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念頭拋開, 不僅戒了酒,還研習歷史通讀古書,偶爾刻個名戳把玩一番。

隨着時間推移,在患得患失中,劉季孫學識淵博,正應了那句“酒好不怕巷子深,”他的才氣漸漸傳開,雖然是酒類專賣局局長,但卻往來無老闆,而是和一些寫詩的、畫畫的、書法家打成一片,米芾、張耒等等都與他談得來。

劉季孫的朋友圈逐漸擴大,這讓他在心裏多少有些平衡,雖然不能外出訪親會友,但朋友們的關注以及詩詞唱和,還是讓他爽歪歪了。但是,家裏人卻不爽了,算算劉季孫在那個崗位上,幹了近四十年,不僅沒能貪得一毛錢,還自掏腰包購買書籍,家底沒攢下,只有一堆書,妻兒對他抱怨不止。

強烈的挫敗感再次襲來,劉季孫又開始喝酒了。空有滿腹才華卻只限於寫幾首小詩,賺點小錢卻不夠養家,人生混到這步田地該有多失敗呀。最可悲的是,活了大半輩子才悟出,自己竟然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不能像蘇軾那樣,爲夢想而不惜身陷牢獄;不能像王安石那樣,爲改革不惜幾次被罷官;更沒有像米芾那樣,因爲畫技高超而受到皇帝邀請,直接就去皇宮繪畫了。

活得太憋屈了,劉季孫借酒澆愁愁更愁,可是一醉難消萬古愁呀,馬上步入花甲之年了,世界又這麼大,軟弱給誰看呢?給好朋友蘇軾看吧。於是,劉季孫又給蘇軾寫信了,坦誠自己人生很失敗,年輕時沒有好好規劃未來,結果導致現在功不成名不就,沒有自己的事業,家庭也沒有經營好,弄得雞飛狗跳的。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在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爲了安撫老友那顆脆弱的玻璃心,剛從獄裏出來的蘇軾,馬上給他回了信,就是後來流傳於世的《贈劉景文》,因爲劉季孫字景文嗎,這樣顯得親和些。

蘇軾給好基友打雞血,前半首以菊喻人,希望劉季孫在這物慾橫流的社會里,要堅守獨傲霜雪的氣節,後半首就勉勵他了,花開花落無需遺憾,你只需要記得四季之中的美景就可以了。

心靈雞湯灌了幾大碗,總得來點乾貨吧,蘇軾出獄後任職杭州太守,有資本和皇帝說上話,於是就給宋哲宗打報告,說劉季孫是將門之後,已經快六十歲了,還在酒類專賣局任職,那個職位實在不適合他呀。蘇軾用了諸多筆墨來誇獎自己的好朋友:“工詩能文,輕利重義,練達軍政,至於忠義勇烈,識者以爲有平之風。性好異書古文石刻,仕宦四十餘年,所得祿賜,盡於藏書之費。”

皇帝不知道有個賣酒的劉季孫,但卻知道蘇軾呀,於是就賞了一個文思副史的官給劉季孫,官職雖然不顯赫,畢竟靠點譜,與文字搭上邊了。

人生掀開嶄新的篇章,劉季孫決定重頭再來,把半死不活的後半生活得色彩斑斕。但是,病弱之軀加上此前喝大酒,壯志未酬就一病不起了,剛剛升遷不到兩年,劉季孫就病故了。

縱觀劉季孫的一生,雖然活得有些窩囊,前途事業一無是處,但做人卻可圈可點,蘇軾贊其爲“慷慨奇士,”就連高高在上的王安石,也在《答劉季孫》詩中寫下“扶策有思悲慷慨,負新無力病侵淫”的詩句。

在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劉季孫猶如一滴水無聲無息,我們只能從他的朋友們詩詞唱和之中,捕捉到他的生平事蹟,雖然他沒有豐功偉績,也沒有因爲某首詩作而名垂千古,但衆多史書中依然有他的記載,因爲做人不失敗呀,他有許多好朋友,在他一醉難消萬古愁時,朋友們給予他無限的鼓勵,而朋友們也從劉季孫的身上,汲取到了生活的正能量,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的那份堅忍與耐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