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09年,東西半球的兩座學府同時橫空出世,分別屹立於歐洲之英倫三島與亞洲之中國四川,迄今已悠悠八百載之久。這一年,一批爲躲避毆鬥的老師從牛津大學逃離出來,建立劍橋大學。這一年,一名力辭宋朝京城召命的青年才俊,回到四川邛州蒲江故鄉爲病故的父親守孝,籌建鶴山書院。

魏了翁創辦鶴山書院

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秋八月,在京城做官的魏了翁爲奉養年邁的父母,請求朝廷外放,被恩准任嘉定府知府,返川途中遭遇蜀大將吳曦叛亂。翌年,了翁回到家鄉,準備在縣境之隈支峯(今蒲江縣玉芝山)“遂卜室,貯書其上”。宋寧宗嘉定二年(1209),了翁親生父親病故,他“解官心喪”在隈支峯之白鶴山築室,籌建書院。嘉定三年,書院落成,名“白鶴書院”,以了翁號鶴山,故人稱“鶴山書院”。

這一千年學府至今仍是四川驕傲

書院落成之際,恰逢朝廷“詔郡國聘士”,邛州地區準備參加考試的學子“比屋相望未有講肄之所”。了翁見狀,乃召集十餘名考生到書院攻讀,並親自授謀。是年秋天,鶴山書院的第一批學生參加考試,考中七人,其中蒲江王萬里還是省試(宋代科舉制度的名稱,相當於省試的考試)的第一名。當年沒有考中的人“後亦接踵科第,或以恩得官,莫有遺者”,一時間書院爲之一空,人們競相傳爲美談。不過,了翁並沒有爲此感到特別高興,他說:“是不過務記覽,爲文詞,以規取利祿雲耳!學雲學雲,記覽文詞云乎哉!”魏了翁辦學不以記覽文詞以通過科舉而獲取利祿爲目的,而是爲了傳播“先王之言,隨事省察”,以不違其善良之本心,即以義理思想教授生徒。在教育方法上,他認爲:“人物如千丈松,培植崇長非一曰一功”,應當“念其成材之不易,故必抉植而容養之”。在學習方法上,他特別強調“審問”和“篤行”,注意學以致用,身體力行。

秋試後,魏了翁召四方之士到書院共學,教授刊佈理學,負笈而來者絡繹不絕,《宋史》雲:“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應蒲江縣令家子鑑之請,他書周子《太極圖說》、張子《西銘》、朱文公呂成公《學規》、陳忠肅公《責沈文》,並勒石於鄉校,充分體現了他的教學理念。

爲了滿足書院教學發展的需要,他擴大書院,“前後各爲一堂二內,廊廡門墉以次畢具。旁爲小室,曰‘立齋’,永嘉葉公爲之銘。介二堂曰‘書舫’,舫之左右爲南北窗,堂之後爲閣”,“閣之下又爲一堂二內堂,堂曰‘事心’,取邵子語。閣之陰闢小圃,鑿池築室,藝卉木,爲遊息之所。圃之後,憑高瞰虛,一川風物之秀,皆在目中。又爲亭其上,以仰觀日星風露之變,俯察鳥獸草木之宜”。鶴山書院最爲靚麗的硬件設施是藏書樓“尊經閣”。魏了翁家中過去就有藏書,入京擔任祕書省正字時,又將禁中書籍抄錄了一些帶回,並收集尋訪公家、私人所刊行之書,共得十萬卷,彙集一起而珍藏在書院的閣樓上。他取《六經閣記》中的文字,稱藏書樓爲“尊經閣”,並延請陽安劉光祖爲之作《記》。學者班書閣考訂宋代書院藏書情況,稱:“是國家之藏書,尚不若鶴山之富,其他各書院,豈易與之比擬哉!”鶴山書院尊經閣的藏書量,爲宋代各大書院之首。

這一千年學府至今仍是四川驕傲

鶴山書院題字

宋寧宗嘉定四年冬,魏了翁離開書院,先後任知漢州、知眉州、潼州府路提點刑獄兼權轉運判官、權知遂寧府、直祕閣知廬州主管潼川路安撫司公事等職。其間,嘉定五年,漢州任時,“境內橋壞,民有壓死者”“詔降官一秩”,回蒲江主持鶴山書院數月。嘉定十一年春,知瀘州後不久,其生母病亡,於是請解官回鄉,一面爲其母守制,一面在鶴山書院教學授徒。嘉定十四年,葉適寄《魏華甫鶴山書院》詩,雲:“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是年,了翁離碑院赴潼川府任。魏了翁於嘉定三年在蒲江創辦鶴山書院後,除去居官在外的時間,前後三次主講書院,共約五年的時間。

宋理宗寶慶遊(1225),魏了翁忤丞相史彌遠,貶謫靖州。翌年,他築鶴山書院於寓館(今湖南靖縣純福坡),是爲靖州鶴山書院。主持書院五年期間,他“靜慮凝神”著述《九經要義》《周易集義》《古今考》,湖湘之士“不遠千里,負籤從學”。紹定四年(1231)秋,了翁復職離開靖州鶴山書院。

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魏了翁任同籤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兼江淮軍馬,“陛辭”時,皇帝面賜御書“鶴山書院”四大字,以示嘉獎。

魏了翁在蒲江、靖州鶴山書院從事學術和教學活動,前後長達約十年時間。以他爲代表形成宋代一大儒學派別——鶴山學派,他成爲了南宋理學的領軍人物,享有“南方共宗鶴山老”的盛譽。此學派集宋代蜀學之大成,在宋代蜀學乃至整個宋明理學史的地位上佔有重要地位。有宋一代鶴山書院爲國家培養的大批傑出人才,據所見資料,魏了翁的門人弟子可査其名的有30人,其中著名者有“類元”王萬里、籤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高斯得、禮部尚書牟子才、權刑部尚書吳泳、學者史繩祖等。

魏起請建鶴山書院

宋末元初,漢蒙戰爭在四川地區延綿半個世紀,殺戮頻繁,社會殘破,經濟衰敗,許多學者大舉遠徙,移居東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魏了翁病逝,詔贈太師,諡文靖,累贈秦國公,賜第宅蘇州,蒲江魏氏家族定居蘇州。

元代,魏了翁創辦的蒲江、靖州鶴山書院蕩然無存,隱居蘇州的魏了翁曾孫魏起說:“今天下學校並興,凡儒先之所經歷,往往列於學官,而我先世鶴山書院者,臨邛之灌莽莫之剪治,其僑諸靖州者存亦亡幾。”於是,元泰定元年(1324),魏起赴京師請求允許以先廬“爲講誦之舍,奉祠先君子而推明其學”。在虞集、柯九思的幫助下,文宗至順元年(1330)八月,“九思因及魏了翁之學,及其曾孫魏起願規先廬爲講學之舍,上嘉念,命虞集撰鶴山書院記以賜之。”十二月,虞集撰《鶴山書院記應制》和《魏氏請建鶴山書院序》。書院中設有“高節堂”“事心堂”“靖共堂”“讀易亭”。由此,在政府的大力倡導下,蘇州鶴山書院建立。

明孝宗弘治十一年(1498)六月,朝廷批准自稱爲魏了翁十世孫的魏芳之請求,“命蘇州府歲春秋祭宋儒魏了翁於鶴山書院”。明永樂年間改書院爲衙署,自明宣德設立應天巡撫開始,到清乾隆設江蘇巡撫直至清末,有周忱、海瑞、湯斌、林則徐、丁日昌等名臣治事其中,古蹟至今尚存。

明清時期的蒲江鶴山書院

明憲宗成化六年(1470),蒲江知縣邵有良查訪書院舊址時,“詢諸父老,曰不知也;詢諸羣吏,曰不知也;詢諸鄉大夫,曰不知也”,可謂一問三不知。直到次年三月,“有民姓任者引而指之”,說原來的書院在“治北一里許”的山頂上。經過查看,“基址猶在,磉砌僅存,墨池方丈許”,邵有良此便確定這就是當時書院“古蹟”,並“命工室以新之”,“環牆以周之”,並撰《重修鶴山書院記》,重建之鶴山書院址在今天的蒲江中學。正德十二年(1517),御史虞雍重修鶴山書院,以祀了翁。明末,書院被焚燒而化爲灰燼。

一轉眼到了清朝,雍正二年(1724),當地增魏了翁袝饗文廟。雍正四年,蒲江縣令陳崑琇重修鶴山書院。隨後,書院“延陋不葺”“草蔓幽蹊荊羅”“日就傾圮”,成廢址。乾隆初,書院的“墜椽頹柱”被運往縣城改建文昌宮。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蒲江知縣趙珺探訪書院舊址,撰《鶴山書院碑記》,希望“後之君子踵而新之,使文靖遺澤亙古常昭,蒲之人士得趨正學,則禮儀之風於復古,乾隆五十二年,知縣紀曾蔭倡議“重修書院以光舊制”,設計“洗墨池、鶴山祠、講堂、書屋、學舍、山門”次第佈局。乾隆五十五年,書院初步落成,紀曾蔭撰《重修鶴山書院碑記》。至嘉慶十七年(1812)、同治六年(1867),蒲江知縣魏守誠、林振禧分別對登山石階300級進行培修。書院石坊山門鐫“魏氏故里”橫額,坊柱有一對聯:“爲國忠貞二十餘疏傳信史,名家理學九經要義邁鴻儒。”書院爲三重殿宇式木結構建築,正廳龕臺上設“魏文靖公鶴山先生”牌位。書院前立一屏牆,正面有紀曾蔭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手書、每字3尺餘見方的“鶴山書院”四大字,背面刻十六字四言詩:“鶴山蒼蒼,蒲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舊時,書院的“文靖洗墨”“白鶴書堂”分別爲“蒲江八景”之一。鶴山書院山長可考者有:潘成禧、陳懷仁、趙廷澍、王宗陶、彭廷颺、鍾殿華、李壽堂、解璜、彭體元、陳桂智、徐元善、陳家鎮、王漢昭、戴履中、李萬鍾。

清代《蒲江縣誌》雲:“鶴山書院聲振一時,而名垂後世,固非他學可比也!”

從蒲江縣高等小學堂到蒲江中學

光緒二十八年(1902),蒲江縣高等小學堂建立,校址在縣衙署側考棚,設2班,學生50人,校長先後有黃輔翼和袁文卓。中華民國建立之後,蒲江縣高等小學堂遷到鶴山書院舊址,改名爲蒲江縣高等小學校。1929年,蒲江縣高等小學校改名爲蒲江縣立第一小學校。因當時匪患猖獗,校址從鶴山書院舊址遷到文廟內。1939年,蒲江縣立第一小學校改名爲蒲江縣立中城小學。1941年,因蒲江縣小學畢業生各奔成都、邛崍、眉山等地就讀中學不便,遂將原鶴山書院改辦爲蒲江縣立初級中學校。解放後,蒲江縣立初級中學校改名爲四川省蒲江縣初級中學校,遷至鶴山書院山麓,即今蒲江中學校址,書院原址闢爲學校果園。1960年,改爲四川省蒲江中學校。到1979年,學校升格爲地區重點中學,緊接着被評爲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現在,蒲江中學是四川省示範性普通高中,省、市、縣三級校風示範學校,市、縣文明單位,市園林式單位,學校佔地近200畝,師生3000人,常設教學班4個。

從鶴山書院改製爲新式學校以來,學校先後培養上萬名優秀人才,其中不乏國內外享有聲譽的軍事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其中,著名愛國將領、對日作戰英勇犧牲的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陸軍上將李家鈺、著名化工專家杜長明博士、醫學專家徐國熙博士等就是他們當中的傑出代表。

來源:成都方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