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藏是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衆生賴以救苦的一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他要在普渡衆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救助苦難。這一不尋常的現象,不特我們不瞭解菩薩爲什麼這樣不憚煩的常在地獄度化衆生,就是身爲四天王天的天人,亦不明白地藏在地獄中度生的大願,是這樣的無有盡期,於是向佛這樣問道:“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發了這麼大的大願,照理老早就應度盡所有衆生,爲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把衆生度完,而今又在佛前重發誓願。

  農曆七月三十日(或廿九日)精確地說應爲七月晦日,爲地藏王節。相傳是地藏王涅槃得道之日。瑞安人叫“地藏王菩薩生日”。地藏,其義爲“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這就是說,他如同大地,含藏着無數善根種子。地藏王原是古印度的土地神。該俗節系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的產物,其產生緣由,來自佛教與民俗心理的共同需求。

地藏王節是哪一天? 地藏王節的來源

 

  農曆七月三十是一個宗教節日,名爲“地藏節”。地藏是在釋迦既滅以後,彌勒佛未生以前,世間衆生賴以救苦的一尊菩薩,地藏王曾經發誓:他要在普渡衆生以後始願成佛,因此常常現身於人、天、地獄之中,救助苦難。有的佛書上說地藏王就是閻羅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現的陰司主宰。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的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們必往敬拜。特別是南京的清涼山相傳爲地藏菩薩修煉之所,該從月初起燒香膜拜者就絡繹不絕,到了二十五日以後尤爲興旺,清涼山上下游人是很多的,到處設茶棚。茶棚佈置各種各樣,一直到月底過,方纔停止香火,稱之爲做“蓋山門”。

  地藏菩薩,最初學佛,身爲長者子,因見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相好莊嚴,而發心:“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爲是罪苦,六道衆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求證佛身。但行菩薩道時,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像法中,身爲婆羅門女,因母信邪,不敬三寶,墮在惡道,而思挽救:“遂賣家宅,廣求香花,及諸供具,於佛塔寺,大興供養”。承佛慈力加被,知亡母墮在無間地獄受苦,即“

  地藏節

  爲母設供修福,佈施覺華定自在如來塔寺”,不但亡母得脫地獄之苦,連當時在無間地獄中,所有罪苦衆生,同時俱得超生。便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像前,立弘誓願:“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衆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

  地藏大士所以到今天還未完畢度生的大願,問題不在菩薩的不努力,而在衆生的罪業太重,所以佛在阿含經中常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得人生者如爪上塵”。是以衆生在生死中輪迴,真正安處在人間時少,即或偶得菩薩的教化,生到這人世間來,也只不過是暫時的,大多數的時間是在惡趣,於惡趣中又以在地獄時間最長。原因衆生在沒有得解脫前,性識總是沒有一定的,忽而做了很多的善事,忽而造了很多的惡業,不論爲善爲惡,都是逐境而生,好像車輪那樣在五趣中旋轉,沒有一刻停息,動不動的在惡趣中要經過微塵數的那麼多的劫數。 這一不尋常的現象,不特我們不瞭解菩薩爲什麼這樣不憚煩的常在地獄度化衆生,就是身爲四天王天的天人,亦不明白地藏在地獄中度生的大願,是這樣的無有盡期,於是向佛這樣問道:“地藏菩薩從久遠劫來,發了這麼大的大願,照理老早就應度盡所有衆生,爲什麼到現在還沒有把衆生度完,而今又在佛前重發誓願?究竟是由於願力的不堅?還是由於衆生的難度?我們對這確實有點想不通,請佛慈悲再爲我們解說”!四天王天的這一請問,不特是爲自己想不通而請問,實亦代表我人而請問,因爲這是很多人在內心中都存有的疑問。

  佛陀回答四天王天說:“不錯,自從久遠劫來一直到現在,地藏菩薩都在不斷的度脫衆生,可是不論菩薩盡了怎樣最大的努力,而他的內心卻還未完結,正因衆生未曾度盡,而衆生在這世界中,又受種種痛苦的逼迫,不但現在如此,就是向未來無量數劫去看,衆生所造的各種罪業,亦如蔓草一樣的牽延不斷。菩薩有鑑於此,於是慈悲憐愍之心又復生起,更發重大誓願,無論如何要度這些衆生,當這些衆生一日未度,菩薩之心一日不安。由此可以想像菩薩的悲願是多麼的深重?而菩薩的一再發大誓願,目的完全在於衆生,總望每個衆生,獲得究竟解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