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着二戰時期的解密檔案的公開,關於納粹德國研製“飛碟”武器的事情真相,逐步浮出了水面。在盟軍攻克柏林時,隨先遣快速部隊行動的有一個特勤小分隊——由盟軍科學家和特種兵組成。主要任務是蒐集德軍研製祕密武器的科研資料,研究人員以及設備。

盟軍最高指揮部得到德國研製“飛碟”的情況信息,首先來自盟軍一名戰鬥機飛行員。一次,他在德國上空執行作戰任務,發現一架德國空軍戰鬥機試圖攔截自己,他迅速作出反應,準備火炮攻擊……可就是一剎那間,一個圓形碟狀飛行器從他的左側機翼一閃滑過,他大喫一驚,無心作戰迅速返飛基地。第一時間向上級彙報了情況。

二戰納粹德國“恐怖”的超時代科技力量,讓人不寒而慄

特別小分隊在黨衛軍那裏繳獲了大量“飛碟”的設計藍圖與草稿,並在一座倉庫裏發現被德軍炸燬的“飛碟”殘骸。

資料表明,1940年底,黨衛軍就成立了一個代號“爆破手研究室——13”的祕密機構,並收羅最傑出的專家、工程師和飛行員祕密製造飛行器,並且,在修建在地下的飛碟製造工廠,祕密逮捕,扣押了許多航空專家,同時,黨衛軍從歐洲各個商務部專利局,搶劫資料。經過四年多,不斷改進摸索,科研人員終於製造了一種非常先進的碟形飛行器——別隆採圓盤。它採用奧地利發明家維克托·舒博格的發動機專利,發動機是“無煙無焰發動機”,運轉時只需要水和空氣,以“爆炸”爲工作原理,飛行器共裝置了12臺這種發動機。由於發動機不斷大量吸入空氣,因而飛行器上空造成了真空區,從而爲飛行器提供了飛行的巨大升力。
二戰納粹德國“恐怖”的超時代科技力量,讓人不寒而慄

1945年2月19日,首架耗資數百萬馬克的“柏羅湟女戰神”號“飛碟”進行了它的首次也是最後一次的試飛……讓人不可思議,它在短短三分鐘,就已升到了一萬五千米高空,平飛的速度高達2200千米/小時。它無需轉彎就可以任意飛行任何方向,還能直接懸停在空中。

維克托·舒博格在蘇軍即將攻入柏林,趁亂僥倖逃出,後來在美國定居。冷戰期間,美國曾許諾重金給舒博格,讓他說出製造“別隆採圓盤”的祕密,但遭到舒博格的拒絕。他後來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曾參與1945年2月試飛的飛行器模型製造的爆炸專家和工程師們戰後無人活着,因此,現在的研製國家已經不可能製造出那樣的飛行器了”
二戰納粹德國“恐怖”的超時代科技力量,讓人不寒而慄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