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時代,已經成爲了一個信息化的社會,而信息化社會不僅僅體現在咱們的生活當中,而且在軍用及科研領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標誌不僅僅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來臨,它還代表着全球定位等高新技術開始普及。

提起全球定位也就是所謂的GPS系統,大家一定不陌生,從車載導航到地圖軟件,全球地位系統充斥在咱們的生活當中,事實上這的確豐富、便捷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但這對於GPS本身的意義而言並不是很大,因爲全球定位系統發明之初就是用於軍事的。

例如在巡航導彈和洲際導彈上的應用,大家都知道,現代技術的導彈動輒就是幾萬公里的打擊範圍,那麼在這麼遠的範圍內,如何才能控制導彈的走向呢?而這正是人造衛星的意義所在,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的確是當今世界上人造衛星最先進的國家,而且美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也非常的先進,但是咱們國產的北斗衛星導航也已經逐漸的追趕上來了。

那麼大家爲什麼這麼熱衷於研製自己的人造衛星呢?直接用美國人的GPS豈不是更好嗎?

事實上,這在民用領域還好,但是在軍事上有着很大的風險,之前俄羅斯在試射導彈的過程中,本來都即將成功了,但是卻被美國突然關閉了GPS導航系統,所以導彈一下子成爲了睜眼瞎,所以自此之後大家都意識到了自己擁有人造衛星的重要性,所以才這麼不遺餘力的在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前不久,咱們的第36顆人造衛星也已經成功上天加入北斗的行列,這意味着咱們的北斗系統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時至今日,咱們距北斗全球化的時間只有兩年了,在兩年之內,咱們就可以在該領域達成和美國並肩的水平。

所以今日,美國方面的人士積極的向咱們提出了合作請求,想要和咱們在這一領域達成合作,讓美國的GPS和中國的北斗衛星併網,這樣一來豈不是強上加強,全球定位系統就會有更大的提升嗎?

但是這件事遭到了咱們的嚴詞拒絕,因爲美國人在這些事情上往往都是不安好心,而想讓咱們的北斗和他們的GPS併網,其目的很有可能是爲了竊取核心的機密和技術,所以拒絕合作是理所當然的,而且隨着咱們國產導航技術的越來越先進,用不了幾年咱們就能超越美國人了,所以也沒必要和他們進行併網合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