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覺得,高超聲速飛行器是最近幾年才暫露頭角的新銳武器,其實它的研究歷史已經很早,1883年奧地利科學家歐根·桑格爾提出了在臨近空間使用火箭助推滑翔飛行器製造環球轟炸機的方案,即設計爲一種底部平坦的類飛機式結構,在100噸火箭助推器推動下,將該結構投送至太空獲得一定的速度矢量,在大氣層和太空的交界處利用重力和空氣升力的聯合作用下,以“打水漂”的方式實現洲際飛行和突防,這種高超聲速飛行器彈道被稱爲桑格爾彈道。近年來,高超聲速飛行器成爲各國爭先試驗的明星兵器,有軍事專家稱這種武器一旦服役,將會讓各國現有防空體系“歸零”,爲搶佔這個新技術高地,美俄等國都在積極從事高超聲速武器研究和試驗,譬如美國有HTV-2、X-51A,俄羅斯有GELA、4202飛行器,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美俄如此尖端的新概念武器,原來竟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大膽設想推理的產物。

近年來,高超聲速飛行器成爲各國爭先試驗的明星兵器,有軍事專家稱這種武器一旦服役,將會讓各國現有防空體系“歸零”,爲搶佔這個新技術高地,美俄等國都在積極從事高超聲速武器研究和試驗,譬如美國有HTV-2、X-51A,俄羅斯有GELA、4202飛行器,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美俄如此尖端的新概念武器,原來竟是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大膽設想推理的產物!

圖注:美國HTV-2高超聲速飛行器試驗

高超聲速飛行器有四條特徵:是否具有飛行全程可控性、是否彈道位於臨近空間而非太空、是否採用類飛行器氣動佈局、是否飛行馬赫數大於5?

很多人覺得,高超聲速飛行器是最近幾年才暫露頭角的新銳武器,其實它的研究歷史已經很早,1883年奧地利科學家歐根·桑格爾提出了在臨近空間使用火箭助推滑翔飛行器製造環球轟炸機的方案,即設計爲一種底部平坦的類飛機式結構,在100噸火箭助推器推動下,將該結構投送至太空獲得一定的速度矢量,在大氣層和太空的交界處利用重力和空氣升力的聯合作用下,以“打水漂”的方式實現洲際飛行和突防,這種高超聲速飛行器彈道被稱爲桑格爾彈道。

然而,桑格爾在太空與大氣層交界面“打水漂”的設想實際上只是一種假想,實際操作性不強。真正將高超聲速飛行器從概念演化爲具體實踐的突破性創想來自於中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作爲火箭控制學專家的中國科學家錢學森設計了一種更爲科學、易於實現的彈道——“錢學森彈道”,取消了而是讓火箭助推器先將飛行器推出大氣層,而後在重力的作用下重返臨近空間,利用自身操控翼面產生的“激波浮力”滑翔於臨空空間。如今美俄等國搞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幾乎都採用了“錢學森彈道”。

圖注:錢學森彈道更具有可行性

以美國爲例,美國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實施X計劃,並於1947年研製了飛行速度爲3馬赫的X-2飛行器,而後連續製造30多款高超聲速飛行器,X-15和X-20成爲里程碑式的作品。其中X-15由B-52轟炸機攜帶至高空後釋放,飛行器自帶的XLR-99火箭發動機工作加速至6馬赫以上,由衝壓發動機接替工作,創造了6.72馬赫飛行速度、108千米飛行高度的世界紀錄。而X-20則是採取火箭助推器助推至臨近空間後脫離,依賴飛行器翼面滑翔的無動力方案。

蘇聯在瞄準競爭對手發展的同時,利用自身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優勢,提出了“冷”計劃和“針”計劃。其中“冷”高超聲速飛行器用火箭將飛行器助推至一定高度(不出大氣層)後啓動超燃衝壓發動機接替工作。“針”高超聲速飛行器則將飛行器送入太空後重返大氣層並進入滑翔狀態,待飛行器到距目標一定距離、高度時啓動超燃衝壓發動機實施衝刺。

進入21世紀,美俄等國在高超聲速飛行器發展逐漸形成兩條技術路線並行格局。一是在美國的技術積累之上發展出了助推—滑翔式高超聲速飛行器。一般由火箭助推發射,重返大氣層後無動力滑翔,美軍的HTV-1和HTV-2、俄羅斯的4202飛行器都屬此類。二是在蘇聯的技術積累之上發展出了以超燃衝壓發動機爲動力系統的吸氣式高超聲速飛行器,一般由轟炸機、水面艦艇攜帶發射,美國的X-51A、俄羅斯的GELA飛行器、KH-90高超聲速巡航導彈都屬此類。(作者署名:兵工科技)

《出鞘》完整內容請關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搶先查看(查看詳情請搜索微信公衆號: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軍事官方微信完整首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