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綠色發展已上升爲國家意志和行動,砂石礦山整體正向規模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設備是轉型的基石,中國砂石協會會長鬍幼奕表示:“砂石企業設備的採購投入絕非一個小數目,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盈虧收益狀況。那些沒有優質設備的砂石場現狀已很艱難,而未來無疑會更加艱難。”

砂石骨料是僅次於空氣、水之後第三個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資源,也是現代文明必不可少、無法替代的基礎性原材料,具有需求量大、產業鏈長、附加值高、發展潛力大等優勢。但長年以來,中國砂石骨料多以天然採集爲主,亂採濫挖現象比較突出,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儘管近年來,我國砂石骨料已由天然採集向開採製造轉變,但由於礦山企業“小、散、亂”,污染環境、影響生態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趨勢|砂石骨料的大時代已經來臨

然而,中國砂石協會綠色礦山分會會長林源對中國砂石骨料企業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林源認爲綠色發展已上升爲國家意志和行動,一批大型或超大型企業不斷湧現。砂石骨料已從過去的髒亂差小作坊走向規模化並從工業化走向綠色化。

趨勢|砂石骨料的大時代已經來臨

林源強調,據中砂協訊,我國砂石骨料年產量已超過200億噸。隨着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持續增加。因此,我國對砂石骨料的需求量還在增多。砂石產業是中國城市建設的功臣,但也有造成生態被破壞的情況發生。當前全球對砂石骨料的依賴度極高。城市的飛速發展及發達國家基礎交通設施的老化更新,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僅不會改變,而且需求量仍將持續攀升,砂石骨料從業者急需探索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來破解砂石骨料生產與生態保護二者矛盾的難題。

設備是轉型的基石

知易行難。砂石作爲傳統工業,許多地方百廢俱興,尚處於摸索階段,而多年來沉澱下來的固有的管理、發展思維限制了行業的創新發展,尤其是砂石行業規範及相關標準的缺乏,更是加劇了行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難度。傳統的砂石骨料生產企業,受限於自身的經濟條件和發展理念,往往在採購設備時過於關注設備的價格,對設備的安全性、環保性和舒適性重視不夠。

隨着政府訴求發生轉變,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更加重視“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大批砂石礦山落後產能被有序關停,優質企業也開始迅速調整發展思路,不僅在石料生產的過程中不斷降低爆破頻次和作業噪音,在設備採購、管理、維護和更新上也越來越挑剔和謹慎,對設備的作業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舒適性和環保性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中國砂石協會會長鬍幼奕指出:“砂石企業設備的採購投入絕非一個小數目,它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盈虧收益狀況。那些沒有優質設備的砂石場現狀已很艱難,而未來無疑會更加艱難。”

趨勢|砂石骨料的大時代已經來臨

在砂石開採領域,早已丟棄了過去用控制爆破的方式對山體進行開採,那樣不僅對山體造成永久性傷害,而且與國家經濟發展政策背道而馳。“這樣礦山對大噸位設備的需求就更大,在質量上的要求也會更加苛刻。”我們對礦山設備的使用壽命、效率、安全和環保的要求特別高,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嚴格的經營管理要求。事實上,設備和員工管理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給砂石企業造成巨大損失,畢竟,只有達到很高專業水準的砂石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