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宓(fú)妃,又称雒( luò,同“洛” )嫔,溺死于洛水,遂为神。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性神话人物,宓妃的故事在不少后人的书中出现,被描写的惟妙惟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有关宓妃的记载。

 

  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洛水女神。

 

  屈原《离骚》

 

  屈原是�钟惺妨霞窃刂薪显缍杂泄劐靛?�神话故事�?形淖旨鞘龊驼?系娜耍?Ω檬潜冉狭私忮靛?脑?汀�

 

宓妃.jpg

  宓妃怎么读?历史上有关宓妃的记载

  他在撰写《离骚》时却用幻想和想象的手法对宓妃进行塑造的: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壤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缅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 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

 

  这段文字是屈原《离骚》中三次提及“求女”的 其中一次,是对宓妃的追求,而其余两次追求的 对象分别是有娥氏之佚女和有虞之二姚。

 

  曹植《洛神赋》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记曰:植初求甄逸女不遂,后太祖因与五官中郎将,植昼思夜想,废寝与食。

 

  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枕,植见之,不觉泣下。时已为郭后谗死。帝仍以枕赍植。植还,度轘辕,息洛水上,因思甄氏,忽若有见,遂述其事,作《感甄赋》。

 

  后明帝见之,改为《洛神赋》。燮按:植在黄初,猜嫌方剧,安敢于帝前思甄泣下,帝又何至以甄枕赐植?此国章家典所无也。若事因感甄而名托洛神,间有之耳,岂待明帝始改?皆傅会者之过矣。)

 

  顾恺之《洛神赋图》

 

  中国东晋绘画作品。作者顾恺之。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5卷,皆绢本设色,分别藏于中国大陆、台湾台北及美国。一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藏故宫博物院;另一纵26厘米、横646厘米,藏辽宁省博物馆。

 

  该图以三国魏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为依据,描绘了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作品将不同情节置于同一画卷,洛神和曹植在一个完整的画面的不同场景中反复出现,以山石、林木及河水等背景,将画面分隔成不同情节,使画面既分隔又相联接。

 

  图中山石、林木,反映了早期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和面貌。画面和谐统一,丝毫看不出连环画式的分段描写的迹象。作品线条,前者飘逸,人物动态委婉从容,后者人物形体较低矮,线条圆转短拙,色彩较浓丽。[6]

 

  《河图洛书》相关描述

 

  在小说作者“不动”的《河图洛书》系列中,宓妃的传说是这样的:传说河伯是鱼尾人身,头发是银白色的,眼睛和鳞片是流光溢彩的琉璃色。虽然他是男性,但是长得却异常俊美,身上有淡淡的水香,看上去只有不到20岁(据查,上古神看起来的年龄都不超过30岁)。

 

  所有的神都是伏羲和女娲造的,而且据说伏羲对“冯夷”这件作品还是很满意的。后来,冯夷在黄河中寂寞,忽然听到美妙的琴声,就循声而去,到了洛水,看到了被洛阳风景吸引而来的宓妃。冯夷觉得她长得异常漂亮,便看得入神。

 

  半晌,琴声戛然而止,有一男神到了宓妃身旁,宓妃很厌恶他。(那个男神就是帝俊最小的儿子九隆,因为伏羲的每个女儿都嫁给了帝俊的儿子,所以宓妃嫁给九隆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却不知什么原因,宓妃很讨厌他)宓妃刚才的好心情有被九隆给搅了,她转身就跑,九隆紧追不舍。

 

  冯夷见状发动大水,九隆和宓妃就一起掉进水里了。九隆抓着宓妃,不停地问:“这就是你想要的吗?”宓妃只觉得很喜欢这洪水,似乎想把这人淹死。冯夷把宓妃从九隆手里抢了出来,带到了河底的住所。

 

  到了河底,宓妃虽然暂时不会再被九隆烦了,但是被冯夷带到这河底不让出去,也煞是无聊,便在终日拨琴派遣愁闷。冯夷自然是很高兴,对宓妃也很好,总想逗她开心。可是宓妃觉得,总呆在河底也太无聊了,出去又有烦人的九隆,所以一时心情不会好转。

 

  一段时间(要按人间的时间算的话大概是几百年)过去了,宓妃已经有些喜欢冯夷了,觉得他就象哥哥一样。一天,宓妃与冯夷开玩笑,说要结为夫妻,笑过后又觉得这主意不错,这样九隆就再也不会烦宓妃了。

 

  伏羲知道冯夷和宓妃结为夫妻的事后,并不高兴,不满自己最爱的女儿嫁给一个地位比帝俊儿子低一些的冯夷,尽管这样,伏羲还是很宠宓妃,但是对冯夷的态度就不只是“一件满意的作品”了……又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与宓妃总是更像兄妹而不是夫妻,冯夷总是被其它的漂亮女神吸引,总留下宓妃一个人。宓妃渐渐又觉得愁闷寂寞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