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反颓丧联盟 | 三部话剧让你告别阿Q精神直面惨淡

本次的现实主义三部曲围绕人身心的归属,以笑动人是今年热辣夏天的打开方式之一。如果我们有机会进入剧场,以旁观视角看待自己现实生活的演绎,即使嘲笑、鄙视一番也是对眼下颓丧的反抗。

《当归》

《福斯塔夫狂想曲》

《以笑之名》

天桥艺术中心

2018年5月8日-5月20日

丧文化怎么破

“我今天特别丧。”现在“丧”已经普遍到可以精确描述当下年轻人遇到大部分情况时的心理状态了。我们总是忙不迭地撕掉他人贴的标签,却很愿意自愿把“丧”字贴在脑门。“献丑”成为个人受到外部世界接纳的入场券,是自我太自我,还是现实太现实?

生活大小事都会触发“身心颓丧机制”。身陷自个剪不断理还乱的麻团时,与其放出“丧”招,不如先抽身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看他人的处境。话剧看似偷窥别人生活,其实也在反观自己。

反颓丧联盟向你推荐三部话剧,在各个时空穿梭,故事中的喜怒哀乐其实也是你生活中的辛酸苦辣。希望你在与角色同“丧”共情时,还能感受生活的微妙,永远年轻,热泪盈眶。

《当归》:逃离北上广之后?

“逃离北上广”原本是新媒体中一句鸡汤般的口号,随着身边一个一个朋友去北上广之外的广阔天地闯荡,孟小鱼才知道,原来这是真的。北上广,你决定离开它时要付出比来时更大的勇气。

孟小鱼不堪大城市生活重负还是选择回到小城市生活,孟小鱼的姥姥难以适应城市与农村的巨大生活差异。这部话剧反映了大都市青年、小城市家庭和农村老人不同的生活态度。亲缘关系被空间区域折射出当下每家每户都面临着的问题,如果我们在面对和家人的矛盾和对自我的不满面前只能做废柴的话,那可以进剧场看看孟小鱼的选择和努力值不值得。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王晓凡与实力编剧张晶晶合作完成,更有铁路文工团资深老戏骨陈励倾力演出。这样的主创阵容,让这个探讨年轻人身心归处的话剧作品有了更加深度的呈现。

《福斯塔夫狂想曲》:静静看这个死胖子装X

如果说《当归》是以当下年轻人的生存困境为题材创作的,那么《福斯塔夫狂想曲》就带大家穿越到莎翁时代,以戏中戏的形式呈现出十七世纪“戏精”的处境。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戏剧人物之一,莎士比亚把他的的形象设定为圆滚滚的戏精,用这个滑稽的人物概括了他认为在巨变的时代里人性的弱点——溜须拍马,虚荣怯懦。这部话剧选取了莎翁经典喜剧《亨利四世》、《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三个与“福斯塔夫”这有关的片段。当下也是巨变的时代,但内核与莎士比亚时期已全然不同,福斯塔夫不再是一个人,现代化的福斯塔夫是一群被同化传染的极度标榜自我的“主角”。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对“福斯塔夫”是十分熟悉的,如果你还记得“阿Q”这个名字

《以笑之名》

福斯塔夫这样抓马的人在生活中遇上还是“难能可贵”,其实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可爱又可笑的小人物。《以笑之名》通过现场演绎《破旧的别墅》、《主角登场》、《心心相印》三部独幕剧向观众介绍几位姿态各异却各有性格的小人物的生活片段。独幕剧一般短小精悍、结构精巧,故事巧妙又生趣盎然。

《心心相印》讲述一对社会底层的青年男女在一条公共椅子上相遇后的荒诞而离奇的对话。《主角登场》是一个渴望爱情充满幻想的女孩安妮一人做梦的故事。《破旧的别墅》则演绎了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一场反间谍斗争,该剧结构严谨,情节发展曲折,结尾出人意料。

即使独幕剧空间场景相对限制、人物少,但在一段紧凑的时间里依然能迸发出充满戏剧性的火花。小人物不同面向的自我意识在不同时空的三个故事中得以展现,想象的确是使小人物获取自由快感,暂时和丧气作别的免费鸦片,但回归现实,我们又应如何摆正现实与想象的天平呢?

这些故事就像是暂时脱离现实繁琐的一次梦游,我们常会躲进与现实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黑匣子里来短暂逃避,以换取片刻内心的安定,而后继续乌烟丧气的生活。如果我们有机会进入剧场,以旁观视角看待自己现实生活的演绎,即使嘲笑、鄙视一番也是对眼下颓丧的一点反抗。与自己和解,拥抱不开心在当下倒真是有点英雄主义的意思了。

活动信息

《当归》5月8日-11日

《福斯塔夫狂想曲》5月12日-16日

《以笑之名》5月18日-20日

天桥艺术中心

80元/180元/280元

剧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