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下坤上】

上一卦说水自天下,坎下乾上,是天水讼卦。如果水在地下呢?坎下坤上,就是讼卦后面的地水师卦,按照《序卦传》的说法,如果裁决也不能息讼,那么可能会引发冲突,乃至引起战争。所以讼卦后面是师卦,坎为水在下,坤为地在上,取地下蕴水的“众聚”之象。

古代国家没有常备兵,和卦象“寓水于地”一样,寓兵于民,平时都是民众,战争来临时集中起来,就是兵众。按《周官·大司马》的记载,战时每户出一人,按照建制组成军队,非战时,四季都要利用狩猎的方式进行军事训练。

师字的意思就是军队。注意,不是聚民成众就叫“师”,有作战任务、战争意图,才叫“师”。而师卦讲的是兴师打仗的道理,包括如何行军和如何管理。如同卦义,坎为险在内,坤为顺在外,顺行险道,是行军出征的意思。师卦的六爻也有将帅统兵之象,一阳在内卦做主,五阴顺承其意。

道功说易:师卦的卦爻辞含义详解

卦辞

【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卦是地能容水之象,这是以德为根基的,所以兴兵打仗要“得道多助”才行。也就是说,战争的目的要正确,是正义之师才可以,所以卦辞先强调“贞”,贞正,坚持正义,坚定地实施正道。

丈人,古时对德高望重的长者的尊称。兴师出征,需要有勇有谋、德才服众的人来做统帅。统帅的心胸要像大地能容得下所有的水一样,统帅心中容有全部兵众,指挥行动如臂使指,才能令行禁止、百战百胜。

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统帅的人选是服众的,兴师出战的结果就会吉利,没有过失。这个思想,即使以现代的军事思想来看待,也是很有意义的。

道功说易:师卦的卦爻辞含义详解

爻辞

【初六,师出以律,否藏凶。】

初六是以阴柔居阳位,不得正,且处于无位之地,就像一个柔弱且能力差的小兵,需要先教他“以律”。律是规则和纪律,以是依照。师出以律,说的是出师征战的第一条铁律:军纪严明。号令一致、行动如一、赏罚分明、服从指挥,这是军队的战斗力的保证,不然就是一盘散沙,人再多也是乌合之众。

否(fǒu)藏(cáng ),这是“以律”的反面,藏是怀有,否是不然、不如此,否藏就是怀有不善之意,不遵守纪律,即“失律”。初六是阴爻,本性静,但身处阳位,不得不从师而动,所以心中怀有懒动、不情愿的想法,容易失律。

师卦初六不言“吉”,因为师出以律,只是军队战斗力的保证,是胜利的前提条件之一,也就是说,军队有纪律,不一定保证取胜,但是军队不守纪律,打仗肯定吃亏,所以爻辞言“凶”。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九二是师卦的卦主,位于下卦之中,为阴爻环绕和归附,又与居君位的六五有正应,恰似军队的统帅,居中指挥,又得到君主的信任和委派,因此是师卦的主爻。

按照古人的语言习惯,“在师”就是在军队中,“中”是中道,落到师卦上,意指做统帅要执行“中道”,对上即服从,也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关键时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对下,既要专制指挥权,也要充分信任部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允许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不失上、不失下,不失左、不失右。不失上则始终被君主信任,不失下则始终被下属拥戴;不失左则拥有绝对的指挥权,不失右则能充分发挥将士的战斗力。这,就是“在师中”,在师以中,是当好三军统帅的基本诀窍。做到这一点,自然获吉,而且没有过失,即“吉无咎”。

吉无咎,则必能取胜,所以会得到王之“三锡命”。锡命,天子赐下的诰命,按《周礼》中记载的说法,三锡命是“一命受爵,二命受服,三命受车马”,这是天子对臣子的最高奖赏。

之所以说九二是师卦的卦主之爻,不仅仅是其他五爻都是阴爻,只有九二一个阳爻刚健执中,也是因为九二的爻义,和卦辞“贞丈人吉无咎”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周易的卦象中,得“中”比得“正”好,所以“贞”字的寓意是有“中”有“正”,而且“中”在“正”先。因为执“中”就含有守“正”之意,行“中道”的人不可能做坏事,不然就不是“中道”。而守“正”则缺失一点“中”的意义,坚守正道有可能过于偏激迂腐,在审时度势、权宜之变上恐有不足。

九二的在师以中,就是对卦辞中“贞”的解释,九二被君上的奖赏重用,也是卦辞中“丈人”的延伸解读,所以充分印证了卦辞说的“吉无咎”。

【六三,师或舆尸,凶。】

六三和九二相比,但可惜是逆比,以阴乘阳,又位于三爻这样的多危厉之地,而自身亦是阴爻,性弱才轻,身居阳位有躁动之心,上卦对应的上六与之无应,“凶”是其本然的结果。

舆(yú)是车厢、车辆,引申义为人数众多。舆尸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用车辆装载尸体,这是表象,只是结果。深入剖析的话,尸,《说文》中分别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解释,动词曰“尸,陈也”,陈列之意。名词曰“尸,神像也。象卧之形。”意为祭祀时代替死人受祭者,所以在《仪礼》中,以“尸”来指代“主人”。据此,“舆尸”的意思是“多个主人”。

把“舆尸”的真正含义理解为“多个主人”,这才是符合卦象的,九二是军队之主,但是六三“乘”之,象喻为篡取九二的权力,周易以阴爻为小人,小人在军队中夺权,致使指挥权不统一,军中有多个做主的。

或,表示不定的助词。军队中若是发生了小人夺权的情况,叫“师或舆尸”,结果必然不好,凶。军队逢“凶”,就是吃败仗,但不一定就是尸体多到用车辆装载,那只是军队事权不统一的结果当中最坏的一个。

【六四,师左次无咎。】

次,止,驻止、止宿之意,指行军在一处停留三宿(含)以上。如《资治通鉴》云:“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即为此意。按《左传》的说法,古时军队安营扎寨,停留一宿叫“舍”,停留两宿为“信”,“过信为次”,驻军停留三宿及以上,叫“次”。

左,古代军队以右为先、以左为后,“左次”就是后退驻扎。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战术,既然不是前行进军的时机,那么,军队就后退驻扎,避开敌人的锋芒,保留足够的缓冲空间,这是无咎的,不会有过失。

六四爻是阴爻居阴位,处于四爻这个多“惧”之地,自身柔弱,无力前进,便因时制宜,暂时后退,保存实力,静观其变,时机到了再伺机而动。暂时无功,但也无咎,毕竟可以随时前进,未来大有可期。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田中有禽兽,利在“执”和“言”。执,《说文》本义是“捕”,捉拿。言,《说文》本义是说话,这里同言其利害的言,说明。田地里进了祸害庄稼的禽兽,怎么做最得利呢,抓捕禽兽的同时,也要说明原由。

用在师卦里,这是一种比喻,六五是阴爻居于君位,和卦主九二是正应,或者说,六五委派九二率军出征,征讨侵犯国土的敌人,就像田地里闯进了野兽,派人去猎捕的同时,也要昭告天下,我们是正义之师,师出有名,理所应当。这样就无咎,没有过失。

六五爻和九二爻,都在讲卦辞中的两大基本问题,第一就是“贞”,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六五作为君王的象征,必须有“言”,说明自己“执禽”的因果,证明自己的出师符合“贞”。

第二个问题,就是军队的统帅人选。长子帅师,帅在《说文》中的本义是佩巾率众,就是领导者,长子指师卦唯一的阳爻九二,六四委任九二这个长子“帅师”,作为军队的统帅,但是弟子舆尸(六三爻时讲过,舆尸的意思是“多个主人”,用车辆装载尸体,是军权多主的最坏结果),问题就大了。

弟子是长子的小辈、学生,指的是六三和六四,阴爻象喻小人,九二是“丈人”,虽然德高望重、有勇有谋,但是庸才小人参事争权,分走了军权,就会“贞凶”,意思是,师出正义,结果也会失败。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在“师”这个时代,上六爻是结束时期。班师回朝,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大君是六五爻所象喻的君王,天子。上六是阴爻,六五君位旁边的近臣,由他来奉命宣诏,是符合古代的社会现实的。所以,这句爻辞和上六爻本身的爻象没有关系,而是替天子宣诏,“大君有命”,就是讲“天子有命令”,后面两句是圣命的内容。

圣命有两条,第一是“开国承家”,“国”是诸侯的领地,“家”是大夫的领地。这句是封赏,功劳大的封为诸侯,开辟一片国土赐予他;功劳小的封为卿大夫,可以接受相应的领地作为家域。承,接受。虽然有等级差别,但是论功行赏是公平公正的。

圣命的第二条是“小人勿用”,小人是祸患,在哪里扰乱哪里的秩序,所以不能封为官爵(自然也不会拥有领地)。这里虽然没有提及对小人的封赏,但是从第一条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小人立下功劳也要封赏,财物奴牲之类都没有关系,只是不能提拔任用。

师卦的核心思想中强调了小人的危害,相应的爻辞以“凶”论之。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也同样谨慎小心,不给小人被重用的机会。

道功说易:师卦的卦爻辞含义详解

【总论】

地下有水,你还能看到,那就是水聚集起来了。这种“众聚之象”正合古代的出师打仗(古时民众平时散在家耕田,战时集中起来就是军队)。打仗的目的需要是正义的才能得民心(贞),要有一个好的统帅(丈人),这样才能取胜而且没有后患(吉无咎)。师卦的卦辞主要讲这两条战争理论:战争的性质决定是不是得道多助,好的统帅是胜利的保证。

初六爻指出要军纪严明,这其实是一个好统帅的标志;九二爻指出统军之道,“在师以中”,执中道,即不失上也不失下、不失左也不失右,即得到君王的信任也得到士兵的拥戴,即掌控军权也充分发挥下属的能力;六三爻强调军中不可多人夺权,指挥权要集中;六四爻告诫时机不对需要后退驻扎,争取缓冲的空间,强调指挥作战的灵活性;六五爻和卦辞一样,讲战争的正义性和任用统帅的道理;上六则是替君王宣布论功行赏的命令。

所以,师卦从开始到最后,都强调了一个原则:用君子不用小人。而且把古人能认识到的,关于战争的重要原则都阐明了。还有一点需要说明,虽然六五爻充分论述了卦辞的思想,但它不是主爻,九二爻才是卦主。六五和九二都是居“中”而不得“正”,但九二爻是全卦唯一的阳爻,师卦讲的是出兵打仗的道理,军队的统帅九二爻是卦主,这是毫无争议的。

道功说易:师卦的卦爻辞含义详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