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中央新聞網站)北京1月14日電 春節將至,北京各大公園相親角又熱鬧起來了,除了家長們代“兒女”相親外,不少年輕人也來提前“踩點”,熱鬧至極。

據中新網消息,近日,北京各大公園開始了“踊躍”的相親活動,各位家長和孩子們紛紛開始了各顯神通的架勢,不禁讓人大開眼界。從現場來看,有些兒女並不太願意親自出馬這樣的場合,所以多數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代爲上陣,他們紛紛拿着自己孩子的詳細“成績單”,諸如:學歷、年齡、薪資、工作單位、房產、戶口等,生怕別人沒有理解自己家孩子到底有多優秀。

北京“相親角”:爹媽齊“上陣” 各種“剛需”應接不暇 你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

據悉,在北京這樣的城市,戶口是大批家長比較重視的一個“剛需”,其中一位家長表示,自家就是北京人,如果能直接找一個北京人,那雙方可能會更有話題,聊得來,生活習慣也會更相通一些。

大部分家長第二個重視的“剛需”便是學歷了,有的家長看到對方學歷是博士,想想自己孩子可能是本科之類的,相差有些大,所以直接自己就否定了自己,不再盤問了。還有些孩子自己的學歷各方面確實比較優秀,所以自身要求也會多很多,但是正因爲“挑三揀四”,所以遲遲沒有找到。其中一位家長表示,自己孩子很優秀,但就是有點挑剔,所以爲了孩子的婚姻大事,把自己三環的房子也都收拾好了,就爲了激勵孩子能夠在三十而立之年結婚。

北京“相親角”:爹媽齊“上陣” 各種“剛需”應接不暇 你怎麼看?

圖片來自網絡

期間,有些家長在現場說:“如果沒有北京戶口工作能力一定要強,如果男孩子沒有工作能力,這個不想考慮。”;還有家長髮言稱:“小學當老師的比較辛苦一點,大學當老師的比較閒散一點。”

看到各位家長真的是爲了孩子操碎了心,力求做到從各個方面嚴格把關啊。一方面如果稍微差強人意,便從另一方面使勁“彌補”。不過,這也確實是出於對雙方負責,纔會“刨根問底”,還是可以理解的。

對此,有些網友對相親這種形式也表達了很多觀點,有部分網友說“不管結果怎麼樣,多交個朋友也沒有壞處。”;還有網友說“相識都是一種緣分。也沒有人能肯定相親就一定相不到愛情。不用過分厭惡相親,也不要抱過分的期望,平常心就好。”

看來大家對相親這種形式的接受度越來越大了。在此,小編想說,看着各位在相親的時候提到的各種“剛需”,着實讓人覺得心累,本來可以美好的相遇,可是一定要明碼標價出來,讓這場相識變得這般務實嗎。大家不妨先放鬆下來,好好聊一聊,感性把關一下雙方是否能愉快的溝通,對一些事情的三觀是否一致,這些不也是非常重要的“剛需”嗎。祝願各位最終都能找到合適的,早日嫁得如意郎,早日娶得美人歸。(王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