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鋒。也叫正鋒,運筆的主要方式。

中鋒就是指筆基本上在筆畫的中央行,也有說令筆心在點畫中行。中鋒用筆,萬毫齊力,使墨順着筆尖流下來,均勻滲透在紙上。這樣寫出來的筆畫,筆鋒中行,倆邊如界,呈現均衡。即使筆畫邊緣不甚光潔或有曲折也可表現對稱。這樣寫出的筆畫自然圓潤。給人一種力量的感覺。

起筆時,一般都是應略傾側着筆管的筆毫入紙,入紙的筆毫不要移動,然後用手腕的動作將筆管拎正使筆毫豎立,這樣運筆便是中鋒行筆。

二是偏鋒。指運筆時筆桿傾斜,筆毫尖不在點畫中央,而偏向一側,向左或向右,使筆頭、筆腰和筆根一起着紙。由於筆身在點畫的另一邊行走,筆鋒偏向一邊,這樣寫出筆畫往往都是筆畫鋒頭一邊充實而副毫一邊枯澀,一邊如刀光劍影,一邊貌如鋸齒,這種筆畫扁薄無力。不過偏鋒優勢即鋒棱出露,明快犀利,且能增加點畫的生動感。若用不好,寫出筆畫失去穩定的對稱美感,初學者應少用。

三是側鋒。介於中鋒和偏鋒之間的一種用筆方式。側包含以側取勢,古人常把點又稱爲側點。因爲這種起筆,一方面使筆勢的往來更加流利,另一方面比較篆法起筆快而簡便。當落筆成點時,筆鋒往往形成偏側之勢,其筆毛平鋪紙上,這種方法是側鋒。側鋒用筆一般常用在起筆時用。側鋒還有種解釋,指筆毛在點畫倆側着力不均勻的運筆方式。

側鋒和偏鋒雖有相同之處,但也有細微差別。一般偏鋒是一偏到底,而側鋒往往是筆鋒,由偏鋒轉爲中鋒的過度。這就好比人走路,到達路狹所在,側身一掠而過。偏鋒用筆毫臥紙上而不能直立,側鋒用筆卻臥而能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