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悠遊長樂】古槐鎮“涼傘巷”的由來

華原村(華源)有劉、鄭兩姓,東邊劉朱爲劉姓,西邊鄭朱爲鄭姓。

鄭朱的鄭陽本爲竹田林廷選的孃舅,林廷選少時經常生活在這裏,後拜劉朱的劉汝財爲師,又與劉則和、劉則玉等同窗共讀,交往甚密。

林廷選,爲官清廉,斷案如神,在民衆中享有盛名,稱之爲“林青天”。

後劉朱欲在西邊巷路起蓋祠堂,爲留餘地與鄭朱發生爭執。有人建議請廷選尚書來斷決此事。尚書一時爲難,一姓是師生關係,一姓是舅甥之親,如何解決?尚書決定先作實地觀察,劉、鄭兩姓民衆則聞訊趕到現場,把他團團圍住,都想看他如何解決此事。尚書表示欲解決此事,必須先讓條小路讓自己通過察看一下,兩姓民衆立即後退,讓出了大路。當尚書行至路中心,停步向鄉親說:“這餘地之事你們可以不必爭執了。”他用手指着所讓出的這條路接着說:“你們中間不必讓出這麼大的地,只要留一小巷,可以讓我的涼傘通過就行了吧”。兩姓民衆都覺得尚書此話有理,就留了條三尺有餘的小巷爲界,取名“涼傘巷”。事後兩姓互敬互愛,從不爭執。

△涼傘巷

據說人們還在巷口用青石刻了一尊林廷選尚書肖像作爲紀念。至今此巷尚在,巷名仍用,卻不見了那尊石像。

圖文/悠 然

編輯/王至瑩

轉載請註明出處

的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