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大促,将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早上刷微博,看到有商家在抱怨,每一年的6.18大促又要开始了,对于大多数的商家来说,大促所带来的并不是欣喜,而是噩梦。

电商的大促特指类似双十一,618这样的平台大型促销,双十一始于2009年,当年淘宝商城刚成立没有多久,当时的出发点是想做一个属于淘宝商城的节日,让大家记住淘宝商城,正好在国庆和西方的圣诞节之间有一段时间没有什么大型的节庆,算是零售的一个短期的真空地带。双十一从一开始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每一年的数据都像坐了火箭一样往前从,双十一大促已经不仅仅是天猫,也不仅仅是淘宝,已经成为下半年电商界最重要的促销活动,没有之一。后来京东为了竞争的需要,如法炮制了一个618,这样,前半年看618,后半年看双十一,已经成为行业的惯例。

电商平台大促,将退出历史舞台?

当年的节日型的大促有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在平淡的运营过程中,一个吸引眼球的大促,能够带来流量,带来销量。对消费者来说,带来了实惠,对商家来说带来了增量的销售,对于平台来说,带来了眼球,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是一个三方都得力的事情,因此,前期的大促都非常成功,三方的口碑也都非常好。

但随着时间的退役,这种大促逐渐变了味道。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方面是现在促销成为常态,这种大促的吸引力在下降;其次,这种大促造成的各种物流体验,比平时差了很多,让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大促的玩法也越来越复杂,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不是个数学天才,还真算不过来,最终还是无奈放弃。对于商家来说,大促最开始的观望,到期待,到满足,到恐惧,再到抵触,对于商家来说,是很实际的,无论任何形式的促销,最终都要转化层业绩的,而目前电商平台的大促,逐渐成为了大商家的游戏,广大的中小卖家被劫贫济富,前后半个月的销售受到影响,到了大促那一天,销售也少的可怜,但一些大商家总是用靓丽的数据去粉扮太平,最终成了少数人的盛宴,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商家来说,大促现在连鸡肋也算不上了。

电商平台大促,将退出历史舞台?

对于平台来说,已经有了一种惯性,每一年大家都期待者更好的销售数据,更靓丽的成绩。对于电商平台的这些市场部来说,也是绞尽了脑汁,但是,从活动策划的形式和最终的结果看,已经呈现出黔驴技穷的态势。创新度乏善可陈,促销效果只有平台自己知道,毕竟销售数据的展示只是自己平台公布的,属于自娱自乐的性质。每一年还要花大量的金钱去各种渠道购买流量,大促之前口号喊的震天响,横幅都挂住来,恨不得把竞争对手都才在脚下,但是宝宝苦,但宝宝不说。

随着电商逐渐成熟,这种处在电商发展起步期的产物,也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也该寿终正寝了,不然就这么一直走下去,到哪一天,消费者不和你玩了,商家都不参与了,平台的销售数据无法超越以往了,那就有些尴尬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