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屋顶、航空元素办公桌椅,充满电气、工业设计感的办公空间……5月29日,全区首个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成工新邨众创空间)暨郫都区首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蜀都新邨社区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拍照留影。

据了解,这个占地约4300平方米四层楼高的众创空间内,一楼是正在试营业的“优咖啡”,往上二至四楼分别是新概念航空飞行器、电气工业设计、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现代化、科技感元素十足的研发试验室、创新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办公空间。

郫都区联合成都工业学院打造电子信息产业教育培训型众创空间“成工新邨众创空间”启用

打造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 产业功能区企业、居民共享“红利”

“成工新邨众创空间作为‘电子信息社区双创园区’的一期项目,是环成都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的起步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的服务区、省级大学科技园功能的深化区和新型社区服务的示范区。”来自成都工业学院副校长叶仲斌介绍说,接下来成工新邨众创空间还将以服务师生、创客、企业和居民四类人群为对象,分别建立“创新素质提升平台、创客企业孵化平台、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公益创业服务平台”四个服务平台。

“未来这个空间将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企业孵化辅导、创业金融服务于一体,成为辐射高校师生与居民创新创业、链接各类社会资源的重要阵地。”蜀都新邨社区党委书记叶光全说。值得注意的是众创空间还将作为郫都区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整合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健身体育、社区便民等公共服务资源,为社区居民开展“菜单式”服务。

据介绍,众创空间内设的参观廊道和多个科技互动体验区,搭建起市民参与创新、体验创新的沟通桥梁,成都工业学院的机器人、无人机、美学应用等8个社团也依托空间向居民免费提供38项社区教育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高校+社区+居民”的社区教育模式在这里将进一步培养居民的创新基因,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注入更多活力。“我们社区越来越高大上,不仅娃娃能学英语、耍无人机,我们老年人也能来跳舞、学电脑。”刚刚逛完一圈众创空间的蜀都新邨社区居民梁红玉笑盈盈地说道。

众创空间亮相第一天 学生创业首单产品卖到英国

随着成工新邨众创空间这样“校社共建”模式的纵深推进,驻地高校师生不仅以志愿服务的方式融入社区治理,也成加快了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步伐。“今天我的公司开出了第一单,把产品卖到了英国。”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成都工业学院大三学生雷思奇点赞“校社共建”模式。他说,众创空间与学校一街之隔,不仅方便在校大学生上课,社区提供的免费公共空间也缓解了大学生创业初期办公场地的需求。

据悉,今年4月雷思奇注册成立了成都雷生模型有限公司,主要围绕复古风格的“微型航空模型套件”做研发设计,他的产品一经推出就广受英国等航模爱好者的喜爱,“第一单卖出了200多台,预计可以挣个2、3万。”

除了像雷思奇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该众创空间内还聚集了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尹宇芳等带领的行业顶尖研究团队和大量“蓉漂”创业者。“郫都创新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好,机会也越来越多,身为校友我也要把团队带回来发展。”余川东是2013级成都工业学院校友,如今已是四川黑马之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走南闯北的他也惊叹大学与社区共建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现在我还被聘为学院的创业导师,将来可以向学弟学妹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

此外,记者了解得知众创空间内还有汽车无人驾驶系统、电气工业设计、无线电通信等领域的研发实验室、创新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生创业办公空间,并依托入驻的华为智慧学习工厂根据需求实施电子信息功能区产业人才精准培训,实现研发、设计、转化、应用和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空间的建成,对加快产业服务型国际化社区的建设及逐步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环工业学院知识经济圈,推动校城、产教的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学校与地方经济优势互补、共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郫筒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项目的部分产出将注入社区基金,增加社区“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记者 刘刚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