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父母的眼界,孩子的格局

近來,媒體頻頻關注孩子教育中家長的主導地位,普遍認爲,父母有什麼樣的格局,就會給孩子規劃什麼樣的人生,孩子在父母的影響下,正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成長。孩子的未來,其實在父母的眼界裏見了高低。

這不禁讓人想起王安石筆下的金溪神童方仲永。那天賦異稟五歲就能作詩的神奇引來衆多圍觀者,人們不但花錢求取他的詩,而且還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這讓其父認爲有利可圖,立馬化身經紀人,每天領着方仲永四處應酬,到處炫耀……這樣目光如豆的家長竟然不知道天賦也有用盡的那一天,致使長大成人後的方仲永最終泯然衆人矣。

這種父母是典型的利益型父母。而今,現實中也不乏其人:全職媽媽或奶爸帶着兩三歲或七八歲的孩子到處參加這個秀那個秀,得了名次就有了名聲,有了名聲就能接到各種商演的邀約……至於孩子的意願,未來的發展,素質的培養,品格的修煉,知識的豐富,統統在利益的光暈下黯淡。

而有智慧有境界的父母絕不會這樣做。近期,教育部倡導全體家長,要恪盡父母責任,養良善之德,表示範之率,知道適時調整孩子的心理,堅定其做人做事的意志。切忌把孩子的優點天賦當成爲人父母的自豪,過於炫耀孩子的成績往往就會忽視其品格的錘鍊,會導致孩子對人對事的偏見甚至人格的缺失。

孩子最終是屬於社會的,不是我們的附屬品,他們是獨立的個體,最終要一個人走上自己的人生之路。而父母就是他們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生活態度思維方式和言傳身教深深影響着孩子的性格和習慣。如何在紛繁複雜的社會中讓孩子有自己的主見,讓他們不會被外界的虛榮功利矇蔽心智,讓他們在輝煌的時候不會忘乎所以,在落魄的時候不會怨天尤人,這纔是爲人父母應該考慮的。

歷史上,應該說李鴻章的母親是位有智慧的家長。在李鴻章成爲二品封疆大臣時,她乘船前往,李鴻章去碼頭迎接,母親卻讓他扶着自己的坐轎步行回府。她教導這位高官:你雖貴爲二品封疆,也不過是個普普通通的人,做了官不能忘本。最關鍵的是,她的大智慧是貫穿生活始終的:每當丈夫和兒輩遇有升遷,別人總是喜笑顏開,她卻不然,總是不露聲色,沉靜地時時以盈滿爲戒,以特有的沉穩和雅量的大氣關照家庭,關照子女的成長,如一杆人事的標尺,偉岸地丈量着家人的言行舉止。

清末有個叫丁文江的人,是梁啓超的好友。母親很早就教他認字讀書,他十歲作《漢高祖明太祖優劣論》,首尾數千言,汪洋恣肆,表現出了早慧少年的一切特徵。當時有人勸他父母讓他去應童子試,他母親堅決反對,認爲:幼年得志,反是捐其志氣,“美玉須求良工雕琢始成大器”。這位眼界高格局高的母親纔是真正對孩子成長負責的家長。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名利場中很難培養出高格局高眼界的孩子,做個合格的家長首先要修己身養己性,其次才能讓孩子有個模仿的好榜樣,這關乎家庭的進步,也關乎社會的進步。

(作者:呂立華。配圖:百度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