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滿足環境監測需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2018年5月9日2時2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高分五號衛星是高分專項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實現高光譜分辨率對地觀測能力的重要標誌,將滿足環境綜合監測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對掌握高光譜遙感信息資源自主權,助力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滿足環境監測需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高光譜遙感是當前遙感技術的前沿領域。地球上不同的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光譜特徵,光譜因此被視爲辨別物質的“指紋”,是用以識別和分析不同物體特徵的一種重要的“身份證”。高分五號是世界首顆實現對大氣和陸地綜合觀測的全譜段高光譜衛星,也是我國光譜分辨率最高的衛星,設計壽命8年,裝載2臺全新研製的陸地觀測載荷和4臺全新研製的大氣類觀測載荷。這6大載荷“神器”讓高分五號衛星練就了“火眼金睛”。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滿足環境監測需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高分五號衛星與此前發射的高分一號、二號、四號衛星有所不同。光學成像只能看到物質的形狀、尺寸等信息,高分五號衛星具備的光譜成像技術,則可使光譜與圖像結合爲一體,探測物質的具體成分。高分五號衛星將填補國產衛星無法有效探測區域大氣污染氣體的空白,通過對大氣污染氣體、溫室氣體、氣溶膠等物理要素的監測,動態反映我國大氣污染狀況。

同時,高分五號衛星還可對內陸水體、陸表生態環境、蝕變礦物、巖礦類別探測,爲我國環境監測、資源勘查、防災減災等行業,提供高質量、高可靠的高光譜數據。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滿足環境監測需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高分五號衛星譜段範圍寬、光譜分辨率高,可實現紫外至長波紅外譜段的高光譜觀測。其中,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的可見光譜段光譜分辨率爲5納米,相當於一張紙厚度的萬分之一。衛星探測手段豐富,具有高光譜/多光譜對地成像觀測、多角度觀測等探測手段,是國內探測手段最多的光學遙感衛星,工作模式多達26種。

此外,該星定標精度高,星上載荷光譜定標精度達0.008波數,爲國內衛星之最。就像一把尺子是否準確需要標校一樣,高精度定標是高光譜衛星定量化應用的基礎,是衛星探測信息準確不失真的重要保證。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滿足環境監測需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簡稱高分專項)是國家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於2010年批准啓動實施。自立項實施以來,高分專項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取得了諸多成果。

高分專項的實施大幅度提升了我國民用遙感衛星技術水平,使低軌衛星空間分辨率由實施前的最高2.1米提高到0.8米,地球同步遙感衛星分辨率由千米級提高到50米,低軌遙感衛星設計壽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

在衛星數據應用方面,高分專項突破了數據遙感政策、共性關鍵技術、數據與資源共享、服務創業平臺等方面的管理技術瓶頸,爲衛星數據應用和推廣掃清了障礙。目前,高分衛星數據已在20餘個行業、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得到廣泛應用,成爲相關部門主體業務不可或缺的手段,有力支撐了各級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在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精準扶貧中發揮了重要。

中國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滿足環境監測需求,助力建設美麗中國

在國際合作方面,高分專項成爲中國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新名片,爲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實施、金磚五國遙感衛星星座及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多任務小衛星星座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高分五號工程由國防科工局組織實施。衛星和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生產;發射和測控任務由中國衛星發射測控系統部負責;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共同承擔地面系統數據接收及處理相關任務。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負責應用系統建設和示範應用。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74次發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