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晉城市城區像“黨建雲平臺”“一站式社區綜治接待室”“股份經濟合作社”等實實在在爲民考慮、爲民謀福利的做法層出不窮,社會和諧程度逐步提高,羣衆滿意度也在節節攀升。

近日,我報“楓橋經驗基層記者行”採訪小分隊來到晉城城區,實地感受這裏的新變化。

互聯網+黨建 科技助力綜治管理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是社會治理的基石。近年來,晉城市城區西街街道高度重視作爲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基本單元的社區治理,始終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基層治理,以多元共治爲抓手、以居民需求爲導向、以改革創新爲動力,不斷促進基層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西街街道融合基層黨建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新優勢,構建了“一個黨建雲平臺,手機微信+電腦互聯網兩大服務載體,街道+社區+黨員幹部羣衆三級聯動,學習平臺+管理平臺+工作平臺+服務平臺+交流平臺+數據平臺六大功能支撐”的“1236”智慧黨建綜合服務體系。

時事促發展,隨着互聯網時代技術更迭,600餘名黨員幹部的日常學習交流,不再侷限於黨日活動,“智慧黨建”訂閱號的成功運行,爲黨員幹部提供了更加廣闊、便捷的學習交流平臺。同時,西街街道還開通了“西街辦事處”服務號,羣衆不僅可以諮詢民政、勞保、社會救助等政策事項,還能預約家政、醫療諮詢、交通出行等服務。

2018年7月,爲把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的各個方面,西街街道在秀水苑、西大街、北大街3個試點社區,開展了以“大統籌、大社區、大黨建”爲理念,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爲核心,以提升組織力爲重點,以“1+2+N”爲模式,以“六聯”(條塊聯動、組織聯建、黨員聯管、活動聯辦、資源聯用、服務聯做)爲方式的區域化黨建模式。同時,西街街道充分利用平安志願者、社會組織,推動在全街道形成平安建設最廣泛的羣衆基礎。

整合多個平臺 服務全面覆蓋

“必須以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爲追求。”近年來,晉城市城區西街街道秀水苑社區積極探索,形成了一套社區綜治工作的管理辦法。

秀水苑社區把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社區警務室四個平臺進行整合,成立了秀水苑社區綜治中心。秀水苑社區在“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設立了以社區警務室爲主體的“社區綜治接待室”,方便居民的來訪、諮詢、求助和服務事項的辦理,便民大廳還開設了黨羣服務、戶籍管理、人口計生、物業服務、警務服務、暫住人口管理等便民服務,實現了一個大廳、多窗口的對接服務。同時,還設立了治安矛調室、黨羣活動室、衛生服務室、老年日間照料室,面向居民全天候開放,方便居民。

2018年夏天,秀水苑社區21號樓住戶家中漏水,樓下鄰居家也遭了殃,兩戶居民找到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工作人員經瞭解發現,樓上居民在自家窗外沿遮蓋的擋板高於窗戶排水道,致使雨水入戶,於是及時幫助居民解決了問題。秀水苑社區矛調中心還組建了專(兼)職調解員隊伍,他們中有社區工作人員、在職黨員志願者,還有老黨員“和事佬”,社區哪裏有矛盾,他們就出現在哪裏。2017年以來,這支隊伍共化解矛盾12起,贏得了廣泛讚譽。

“社區是我家,建好社區爲小家。”秀水苑社區充分發揮黨員優勢,建立在職黨員假日服務隊。設立了十大志願服務崗,即治安維穩、法治宣傳、心理諮詢等崗位,動員每個在職黨員進社區、入網格、領崗位、擔任務,積極開展8小時外假日誌願服務。此外,還修建了社區平安志願者文化廣場,定期開展平安文化活動。

產權制度改革 羣衆得實惠

晉城市城區南街街道的金華社區地處鬧市區,地理位置優越,但隨着社區集體經濟實力增強,收益增長,原有的集體經濟管理制度越來越不相適應,引發居民不滿,導致信訪問題出現。

2012年,爲更好維護居民利益,實現社區穩定,金華社區提出以“產權明晰、運行規範、利益協調、科學管理、受益於民”爲原則的社區安全制度改革方案。2012年6月4日,金華社區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改革的首要基礎性工作就是明晰集體產權歸屬和人口身份界定,從過程公開、結果公示做起,全程彰顯民主參與、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打消居民疑慮,提升居民滿意度。

2014年,金華社區出臺《金華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轉股民辦法》,對成員及股民的界定標準進行了設定。2016年,金華社區完成了股民身份鑑定和現有集體資產、資源的盤點工作。同時,集體資產管理委員會把資產分類細化,把租賃產業推向了市場,由社區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代表全程參與,重新認定街區定位、租金定位,每兩年定爲一個租金調整週期,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2018年,金華社區成立金華股份經濟合作社。至此,金華社區在晉城市農村(社區)產權制度改革中率先完成,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589戶2064名居民搖身變爲股東,集體資產管理更加規範有序、公開透明,居民享有了更多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對社區兩委班子更加信任和支持。自此,金華社區的各項工作全面鋪開,提檔升級,更好地激發基層組織活力,破解基層管理難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格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