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最近,一家名爲“輕鬆籌”的社交衆籌平臺被輿論推上了風口浪尖。一方面,這個平臺獲得了諸如騰訊、IDG等投資界大佬近2000萬美元的融資;另一方面,其運營模式也不斷的受到外界質疑。

根據輕鬆籌官網的介紹,這家企業是基於社交圈的衆籌平臺,無論是多小還是多大的願望,小到做一次私房菜、大到說走就走的環球旅行,都可以到該平臺發起資金衆籌,只要有人願意幫助你,你的願望就有機會獲得實現。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看上去挺美的一件事對吧?不過,絕大多數人知道這個平臺都是因爲其醫療救助衆籌項目,而且很多人出於對病人的同情,也捐了不少錢。

但無馬哥一點都不相信這家平臺。你們造無馬哥剛聽說這個平臺時腦海裏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嗎?請看下圖: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沒錯,在魔都人民廣場,像搗蒜一樣磕頭的乞丐們,月入輕鬆數萬,秒殺無馬哥。這家平臺,給無馬哥的第一感覺就是丐幫“互聯網+”經濟已經實現。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也許有人會說,無馬哥你這樣說別人真的好嗎?

無馬哥當然不是隨便說說,這家平臺制度設計有亟待解決的嚴重缺陷。一旦這些缺陷被人利用,那就跟裝病裝殘騙取好心人錢財的丐幫沒有兩樣了。

先來看幾個案例。

1

德國留學生衆籌500萬治病被指撒謊

2016年2月,一名留學德國的謝姓中國學生在輕鬆籌上線了一個項目,金額500萬,稱自己被查處得了慢性髓細胞白血病,每月要喫一盒6000歐元(約合人民幣4.2萬)的藥,還要做手術,要花好幾百萬,家裏無力負擔,因此希望衆籌資金。

這個項目上線後,短短兩天時間就籌集到了50萬元,但隨後遭到了外界鋪天蓋地的質疑。

不少在德國留學的中國學生指出,德國留學生必須強制購買公保醫療保險,謝同學所喫的藥以及手術費用大部分都可以報銷,完全不會花到500萬元那麼多。

在壓力之下,謝同學出面解釋稱,自己籌錢是爲了去美國得到更好的治療。

然而質疑聲卻更加大:爲什麼謝同學沒有在項目裏說清楚這些情況呢?選擇性的隱瞞這些信息的目的是什麼?

更加戲劇化的事,在被重重質疑之後,謝同學悄悄的把籌款目標從500萬改到了50萬。根據輕鬆籌平臺的規定,若規定時間內籌不到目標款項,那麼所有捐款將原路退回捐助者。

目前,該筆衆籌資金已被凍結。輕鬆籌方面表示,已派志願者在中德兩國瞭解情況。

2

衆籌救女後曬出國遊

2015年12月,廣東盧某在輕鬆籌上爲其患“嗜血細胞綜合徵”的女兒洛洛籌集到了14萬元治療費用。

不幸的是,洛洛最終因醫治無效去世。根據醫院的開支單據,善款最終還剩6萬元沒用掉。隨後,盧某使用了其中1.3萬元,和妻子一起去西藏爲女兒做“法事”,引發捐款人質疑,稱做“法事”不屬於捐款的使用目的之一。

春節期間,盧某在朋友圈曬出“出國遊”照片,再度引發捐款人質疑。雖然盧某聲稱旅遊並非動用善款,並刪除了照片,但不少捐款人還是感覺受到了欺騙,“盧某的行爲讓人感覺他並不缺錢。”

3

高額求捐+減少醫費 被專家識破

2016年5月,一個骨科病人涉嫌高額籌資低額治療的項目被一名骨科醫生曝光。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據瞭解,該病人在輕鬆籌衆籌10萬元,但根據從事骨科的醫生表示,該病人需要換關節假體,但卻拒絕了較貴的終生不換的假體,而選擇了需要定期更換的價格爲3萬元的假體,而算上手術費用大約需要開銷5萬元,因此該病人衆籌10萬的目的存疑。

該醫生並指出,病人辦有低保,而在醫生所在地,病人可以憑低保報銷85%的醫療費用,進一步質疑其衆籌金額遠超出其醫療費用的目的。

目前事件仍然沒有一個官方的說法。

輕鬆籌真的是騙子嗎?

看了上面這些案例,相信有很多人都覺得很氣憤,無馬哥也有同樣的感覺。我們的善心,都被有心人利用,成了揮霍享受甚至是發家致富的手段,怎能不令人心寒?我們的社會真的病了?

在無馬哥看來,輕鬆籌的制度設計存在嚴重的缺陷。

1

項目審覈環節薄弱 造假空間巨大

無馬哥諮詢了輕鬆籌客服,客服表示,項目發起人必須提供真實個人信息,醫院診斷證明,必要時將派志願者現場瞭解情況。

這個無馬哥一聽就不靠譜。

僅靠項目發起人上傳圖片就能審覈,這審覈工作也太簡單了點。個人信息涉及發起人自身利益,一般沒有動力造假,但醫院診斷證明是可以造假的,病歷也一樣可以造假。

派志願者去就靠譜嗎?志願者並非專家出身,又不是熟識當事人者,更不瞭解當地情況,請問志願者有多少能力來判斷?

更可怕的是,萬一醫院也是利益相關者,和不法分子串聯起來騙取善款怎麼辦?在這樣的情況下,項目發起人提供的一切資料都可以是真的,請問平臺又有何能力來識別?

連輕鬆籌自己都對媒體坦承,“得痔瘡就要籌集1000萬那肯定審覈不通過,但是,如果實際治療需要花費40萬而募集金額爲50萬,那麼我們無法判定這個項目是不合理的。”

敢情你們的審覈標準除了照片就只有這個?拜託,想好了再做啊,太不把別人的錢當回事了!!

2

資金流水嚴重不透明

諸如輕鬆籌是否有募集資金的資質這些技術性問題無馬哥就不談了。雖然這個網上早有質疑,但無馬哥本着傳播正能量的目的,還是願意相信他們獲得了政府的許可。

但是資金流向嚴重缺乏監管啊有木有!

輕鬆籌客服對無馬哥表示,項目籌款成功後,收款人可直接提現。

提現?提現?!提現??!!衆籌買個布娃娃你提現也就算了,幾十萬上百萬的治病錢也隨便提現,太離譜了!!

懂得一點財務知識的人都知道,資金一旦轉變爲現金,常規性的監管就到頭了,你再也無法查到,也無權去查到這筆現金到底被拿去幹什麼去了。

一旦變成了現金,這筆錢就可以拿去治病,也可以拿去享受,也可以拿去投資,也可以....嗯,扔爐子裏燒掉。但是你永遠無法知道這些錢是不是你捐出去的錢,你可以認爲是,但你沒有證據說不是。

客服竟然也大大方方的承認,提現結束之後該平臺是無法監管的,如果發現款項未用在項目上,可以向平臺舉報,平臺會跟進調查。

呵呵噠!唬弄會都別想唬弄無馬哥!騙子會蠢到一分錢都不用到項目上嗎?況且很多騙子根本不缺錢,弄幾張發票收據的算啥?可以買嘛,能花幾個錢?

況且既然已經都提現,就算你調查發現了啥也沒有權利說這錢就是捐款人的錢。

因此,所謂的“舉報跟進”不過是說說而已,根本沒有可操作性。

還有,提現之後,所有款項都歸項目發起人自行支配。也就是說,萬一衆籌的項目完成了,錢沒花完,項目發起人並沒有義務將剩餘的錢返還捐款人,他完全可以拿着這筆錢去幹別的事。

就如前面說的那個案例那樣,女兒去世後,夫妻去西藏做“法事”,出國遊,但你無權指責他,因爲他沒有義務返還你餘款,而且你沒有證據證明人家花的不是人家自己的錢。

所以,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你們平臺沒監管好麼?!

無馬哥說句掏心窩窩的話,輕鬆籌這個模式還是不錯的,至少給了普通人更加便捷的機會參與慈善活動,創始人應該也是個理想主義者吧。

網上有人說2%的手續費不厚道。無馬哥笑了,這根本不是問題的重點。

你捐給任何一家公立慈善基金,管理費都是5%起好麼?只是他們不告訴你而已,現在清清楚楚告訴你了就這麼點收費,你還不爽了?

2%說實話已經很良心了,這裏面不僅包含了管理費,還有付給支付平臺和銀行的通道費手續費等。另外,工資、租金、稅費哪一樣不要花錢啊?人家做了一個帶有慈善功能的平臺就該做不食人間煙火的聖母麼?無馬哥覺得,若只有這2%的收入,這家平臺肯定是虧錢的。

所以,就不要糾結2%什麼的了,比你捐給美美之流要舒服多了吧。拿着2%說事不放的,無馬哥送你們一幅圖,自己領會: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上面這番話,並不代表無馬哥就是輕鬆籌的槍手。無馬哥的態度很明確,輕鬆籌的制度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如果不能保證把好人們的善款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裏,那麼做這樣的一個平臺又有何意義?

2000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用來做做制度完善吧!這纔是最重要的!!

現實生活中騙取人們善心的假乞丐們已屢見不鮮,而官方慈善渠道又因多年來的揮霍醜聞以及不透明而失去了大衆的信任,如果衆籌這種新模式的慈善也做不好,無馬哥真的不知道應該在何處安放我們的善心了。無馬哥不希望理想主義者們想要懸壺濟世的愛心,反而成爲摧毀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工具。

對於那些說我捐了就樂意,管他誰用的人,無馬哥唯有“鄉愿”一詞奉上而已。

致我們無處安放的愛心:你還敢用輕鬆籌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