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部门同事小张有一次找我聊天,说自己最近比较迷茫,我一听,小姑娘刚来才几个月,是人事助理,负责日常人员离职办理,能有啥迷茫的呢,她很委屈的说,按规定流程到我这里我才能办,但有时员工找说很急,我不给员工办吧,员工都很着急说都买好了票,我办吧就要提醒其他人审批,有一次我好心提醒一个主管审批流程,他很不耐烦的说我没时间、不要催了。所以说啊,我就是一个小助理,我能怎么办,怎么办呢?有一次公司组织一次培训,请的是外部的培训老师,很资深很专业,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就找老师聊天,我说,老师你好专业呀,你一直是做讲师的吗?老师我,不是啊,我以前是一名老师,后来转行才做的培训,怎么你也喜欢这行?我连忙摇头说,不是不是,我肯定不行,然后默默的走开了。

类似于这样的事例,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很有很多,我们很容易因为一次挫折或者不自信,导致不敢去尝试,甚至畏手畏脚,担心犯错、害怕失败。

有一个有趣实验,叫跳蚤实验: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 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被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这种心态或行为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设限”:

“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这么多困难,我不可能做到的,也无法做到,成功机会几乎是零,想成功那是不可能的!

“我不行,我不敢”,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学习以下3点来克服

来源于网络

02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呢?

1、自我身份认同感低

百度百科中对为我认同的解释是:

自我认同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关键词就是自我价值。同事小张,因为被别人拒绝过而受到挫败,她会觉得是因为自己职务不够高,导致不被重视,所以迷茫,越是这样想,工作中越是无法对自己提出高的要求,越是无法凸显自己的价值。

“我不行,我不敢”,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学习以下3点来克服

2、多次的失败,让自己丧失了斗志,心理已经认定是不可能的。

就像那只跳蚤,明明可以跳的很高,但是当几次碰壁它学会了适应环境,避免自己被撞,即便当外部环境改变,它仍然还维持着原有的应对方式,导致最后不会跳了。

3、僵固型心智作祟

僵固型心智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会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之前有个同事,刚到部门的时候负责公司薪酬核算,第一次就因为公式问题算错了,找她聊的时候她第一反应不是找到原因和改善的方法,而是不停的自责,同时不停的说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这个工作需要细心认真,可是我从小到大就马大哈,哎。。我该怎么办?

类似这样的事件生活中很多,稍微不顺利就开始否定自己,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03 职场中,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1、有清晰的自我定位

无论你是什么岗位,只要你负责这个岗位的业务,那么就请把自己锻炼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无论职位高低,我们用专业说话,当然规则或方式可以沟通、讨论,但并不会因为自己职位低就不被尊重与认可。

价值,是自己做出来的,不是别人说出来的。当然,积极反馈很重要,但也不是唯一。所以,不必为了少数人的不尊重、否定就看轻自己。

“我不行,我不敢”,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学习以下3点来克服

价值

2、养成“成长型心智”模式

《精进》一书中说,拥有“成长型心智”(growth mindset)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越挫越勇。

记得自己刚工作的时候,有一次主管问我说,你想不想尝试作为一个团队leader,带领大家一起进步。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不行不行,我这性格不适合管人,因为我从小到大给大家的印象是乖,而且特别人际导向,害怕别人不开心,不会要求别人做事等等。

然而,后来当自己真正尝试以后发现,很多想法、行为或思考方式是会变的,当你真的成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时,你会自然而然的去奔着自己的目标作出改变。比如,自己当时就学习如何进行工作分配,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等等,就连最不擅长的批评人也做的有模有样。

所以说,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你愿意。

“我不行,我不敢”,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学习以下3点来克服

没有什么不可能

3、学会“改造”自己的工作,让自己满足,获得成就感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大多数的智力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掌控权和自由度,工作并不完全是由组织分配和决定的,而是具有充分的弹性。当你认为你的工作枯燥无味时,你不妨考虑下如何去“改造”你的工作,包括挑战你的时间分配,优化你的工具,改善你与同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上级的想法和思路。

比如,开头小张的事例,小张是负责离职办理的,这是一个重复性比较高的工作,做久了会觉得很枯燥,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改变现有流程,比如与相关人员沟通,取消不必要的签批节点,加快签批速度,提高办事效率,这样,虽然是小的改变,但是会让你觉得因为自己的改变有了进步,内心会比较满足,有成就感。

总之,请不要再给自己各种限制,不要没有做便觉得不可能;请不要说我不行,说我怎么做才行;因为,我们都有无限可能,潜力是可以被挖掘的。“我不行,我不敢”,是自我成长最大的阻碍,学习以下3点来克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