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技圈發生了一絲波瀾,最近教育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有關情況,並重新修訂了語文等14門學科的課程標準。在此次“新課標”改革中,正式將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處理正式劃入新課標。並將內容分爲選修和必修,估計是真傢伙了。

教育部發通知:AI、算法等2018年進入全國高中課程!

教育部發通知:AI、算法等2018年進入全國高中課程!

這件事情對於大學生或正在讀書的朋友們應該是沒什麼大影響,具體實施估計要三五年後吧。我們來簡要談談這次的改革。

首先,小編個人覺得這代表了國家的宏觀發展方向,畢竟連教育部都說明了這塊的重要性,而且把他放入教材裏,肯定是國家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但至於什麼時候發展,如何發展,我們還不得而知。而且,本次的改革 ,還有優點和缺點。

教育部發通知:AI、算法等2018年進入全國高中課程!

優點:國家將更有方向,更有指向地對這些方面進行教育和教學,會變得更加專業更加方便管理。其次,普及這方面的知識,可以讓這些專業變得不那麼“玄學”,也讓已經工作的人,更加了解什麼的“人工智能”。至少在家長眼裏學習計算機科學不再等於玩電腦,在一些教育觀念落後N個時代的保守地區,對於中學生的視野開闊有幫助。這個幫助不是說能產生多少人工智能的人才,而是教育上從0-1的突破,類似於鄧南巡的作用。因爲在某些地區。必須中書省說了,家長和老師才能真的相信電腦不喫人。

缺點:這些專業的專業人士實在太少,教書的更少。如何讓有限的資源得到更多的反饋是一個在眼前的問題,並且,也會引發教育不公平的討論,比如偏遠地區沒有老師能教,即使是大城市,普通學校也沒有老師能教。如果是高考一刀切,那麼就基本上是照顧大城市背景優越的孩子了。所以如何把控,還是要好好斟酌一下。

教育部發通知:AI、算法等2018年進入全國高中課程!

如何把控好這些,讓教育做的更好,我想,國家會有辦法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