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電影《小豬佩奇過大年》通過官方社交賬號公佈了一支宣傳片,宣傳片的主題爲“啥是佩奇”。視頻中,講述了一位生活在大山裏的留守老人李玉寶,爲了給城裏的孫子準備“佩奇”當做新年禮物,問遍了全村“啥是佩奇”的故事。

《啥是佩奇》的拍攝地點位於一個小村莊,片中的李玉寶大爺就是當地的一名村民,完全由素人出演。影片中的爺爺給城裏的兒子打電話,孫子也接了電話,爺爺就問孫子過年想要什麼禮物,孫子說:要佩奇!大山溝裏信號不好,電話就這麼斷了,老人就在村子裏開啓了尋找佩奇之旅。

片子的故事線其實很簡單,你甚至在觀看的過程中能準確的把握住節奏併成功預測最後的轉折。

在本片導演張大鵬的朋友圈中他還自嘲到,《啥是佩奇》是一部農村重金屬短片。

emmmm,等一下,其實轉折還是有點出乎意料的,畢竟沒想到老爺子做的鼓風機佩奇如此“硬核”。

小豬佩奇是一個來源於歐洲的動畫形象,因爲造型獨特,最近幾年經過各大社交平臺的傳播,也走在了潮流的前線。

佩奇在國內成網紅經歷了兩個階段,一是動畫片的助推,二是“社會佩奇”的熱捧。我們對於佩奇的印象,也就只是停留在“社會人”和潮牌惡搞的認知上,便沒有下文了,而可以確定的是《啥是佩奇》是佩奇這個IP的價值架構,在中國的又一次被定義。

此次宣傳短視頻在播出的第一時間就引爆了社交媒體,強勢刷屏微博朋友圈,攻佔數條微博熱搜,佩奇又開始了新一輪病毒式傳播,連王思聰、平安北京等大號都紛紛轉發,爲了蹭上佩奇的熱度,平安北京甚至和中國消防來了一場“聯合炒作”。

佩奇的周邊也重新開始銷售,只不過,這一次是鼓風機。

賣家劉先生999元出售家裏閒置的鼓風機,很快就被預訂。他說很多人來諮詢預訂,有人要送客戶,有人要收藏。他介紹鼓風機在二手市場回收價爲幾十元,“大家買的是個噱頭,是個寄託”。

大片扎堆的春節檔,考驗的不僅是影片本身,對宣發來講也是一個重大挑戰,《啥是佩奇》稱得上是2019年第一個現場級營銷。

關於春節的淚點,有一大半來自於親情和家鄉。這部宣傳片之所以能夠迎來刷屏之勢,就在於它巧妙的在臨近春運、春節這個點推出宣傳片,電影正片《小豬佩奇過大年》光聽名字就年味十足,和傳統中國家庭所看重的親情與團圓等主題相結合,利用春節的熱度炒了一手好冷飯。

值得關注的是,這部宣傳片還引發了網友對於城鄉鴻溝的熱切討論:

“在中國,再衆所周知的流行事物,都起碼有一個億的人不知道。

而大多數時候,是十個億的人不知道。

一線城市不等於四五線城市,城市不等於鄉村,這便是《啥是佩奇》的第一個切入點。“在中國,竟然有人不知道佩奇是誰?”

當我們發出感慨時,我們已站在階層地位的至高點。”—— MINGSEER 《明白》

“這就是這個短片深處的價值觀。它以老農的“尋找佩奇”之旅,以一種城裏人的眼光對農村進行了一場巡視,最後把老人也“挾持”走了。其實這正好也說明,這樣的短片,本質上是和鄉村無關的。

我知道很多人看了這個短片很感動。城裏的父母,經常陪孩子看《小豬佩奇》,現在“佩奇”的光輝,已經照亮了中國農村,這是多麼感人啊。但是,這種“照亮”中,卻又有多麼深的傲慢與偏見啊。或者說,這是一種最徹底的“城市化”:讓鄉村消失。”—— 張3豐 《大家》

也有網友認爲這是:“文化精英主義對於流行符號傳播力的臆想”。

“流行文化的受衆往往取決於年齡而非城鄉,在明顯老齡化的鄉村沒人知道佩奇不值得驚詫。中國那麼大,沒有哪種模板可以概括一切,這個短片也沒有如此標榜,但至少其中展示的一個場景在現實中是可以真實存在且並不離奇的。”

回到這部片子本身,影片中爺爺用心創造、編織愛的過程還是讓許多人的心中感到溫暖,爺爺那種拼命想對孫子好,又無法準確表達這種愛的無力感,也令人動容。陪伴、理解,或許就是我們對長輩最好的愛了。

希望這個春節,大家都可以在家人對你滿滿的愛裏度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