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自然》雜誌報道,隸屬於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日前投票認定,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扎拉斯維奇:我們需要非常詳細地分析每個地點存留的地質信號,並比較所有信號,以判斷哪些能最清楚地反映與“人類世”起始相關的全球變化。

原標題: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人類世是由諾貝爾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爲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時代。2008年,英國地質學家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認爲已正式進入了人類世。相關文章指出,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包括,生物棲息地減少;全球氣候變暖;混凝土、塑料等物質出現……這些變化將存留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地球系統。

據《自然》雜誌報道,隸屬於國際地層委員會(ICS)的“人類世工作組”(AWG)日前投票認定,地球已進入新的地質年代——“人類世(Anthropocene)”,並指出20世紀中葉是“人類世”的起點。AWG計劃在2021年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人類世”的提案,這標誌着正式定義一個新地質年代的工作邁出重要一步。

釋疑1

“人類世”是什麼?

“人類世”這個概念最早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Paul Crutzen)於2000年提出。他認爲,地球已告別11700年前開始的地質年代“全新世”,快速增長的人口和經濟發展對全球環境造成巨大影響,人類活動對地球的改變足以開創一個新的地質年代。

這一概念提出8年之後,英國地質學家、萊斯特大學地質學教授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和他的團隊發表提案,論定地球已經進入“人類世”。

國際地層委員會旗下的第四紀地層學小組委員會於2009年設立“人類世工作組”,工作組由34名科學家組成,扎拉斯維奇任主席。該工作組負責考察和界定“人類世”。經過10年調研,AWG34名成員日前就“人類世”是否應被認定爲新的地質年代進行投票,29人投出贊成票。

扎拉斯維奇對《自然》雜誌表示,工作組基本就這一地質單位達成共識。他表示“人類世是一個時間、過程和地層的地質單位。這是清晰可見的,並且是與衆不同的。”

  釋疑2

“人類世”始於何時?

關於“人類世”的起始時間,科學界存在不同觀點,其中最早的日期是10000年前的農業革命。

AWG大多數成員認爲,20世紀中期是“人類世”的起點,當時迅速增長的人口加快了工業生產、農用化學品使用和其他人類活動的步伐。不過,有4名AWG成員不贊同這一觀點。萊斯特大學考古學家埃奇沃思(Matt Edgeworth)認爲:“地層證據壓倒性地表明,這是一個跨越時間的‘人類世’,它有多個起點,而不是一個單一的起點。”

第四紀地層學小組委員會網站發佈的文章指出,與“人類世”相關聯的現象包括,陸地和海洋生物圈的高速變化,導致生物棲息地減少、物種入侵;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等自然變化;混凝土、飛灰、塑料等物質的出現。這些變化將存留千年或更久,它們正在改變地球系統。

釋疑3

“金釘子”將選在哪?

AWG計劃2021年向國際地層委員會提交一份關於新地質年代的正式提案,國際地層委員會對其進行審議。

對於AWG來說,下一步重點工作是確定地質學上的“金釘子”,它是全球界線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俗稱。根據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和國際地層委員會規定,“金釘子”是確定和識別全球兩個時代地層之間界線的唯一標誌。地球上的宙、代、紀、世、期都要由“金釘子”來區分,它一旦在世界某個地方“釘下”,該地點就變成一個地質年代的“國際標準”。

去年6月,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全票表決通過,把全球寒武系第三統苗嶺統和第五階烏溜階的“金釘子”選定在中國貴州省黔東南州劍河縣。這是我國繼2011年後獲得的第11個“金釘子”,由此也成爲全球“金釘子”最多的國家。

爲了確定區分“全新世”和“人類世”的“金釘子”,AWG列出了10個候選地點,包括中國的一個湖泊和意大利的一個洞穴。

■ 對話

如果“人類世”被正式定義爲新地質年代,對人類來說意味着什麼?就此問題,記者對話了人類世工作組主席扎拉斯維奇(Jan Zalasiewicz)。

“人類世”有助於更好地瞭解地球變化

新京報:如果“人類世”被正式定義爲新地質年代,對人類來說意味着什麼?

扎拉斯維奇:說明人類改變了地球歷史的進程,改變的程度可與這個星球過去的一些重大變化相提並論。

新京報:確立“人類世”的概念對改善地球環境有什麼作用?

扎拉斯維奇:我們試圖評估地球系統變化的類型、規模和速率,並儘可能簡明地用地質學術語描述這一現實。需要強調的是,不能說這些變化(氣候、海平面、生物多樣性)是“好”還是“壞”。我們想幫助人類社會減緩那些被認爲有害的變化,或找到適應變化的發展方式。

新京報:界定一個新地質年代有多難?

扎拉斯維奇:地質年代的研究是複雜而漫長的,科學家們進行了超過一個世紀的研究才正式界定了“全新世”。在研究“人類世”時,地質學家面對太多新的特徵,這比定義以往的年代更具挑戰性。

新京報:目前AWG圈定了10個“金釘子”候選地點,接下來將如何選擇?

扎拉斯維奇:我們需要非常詳細地分析每個地點存留的地質信號,並比較所有信號,以判斷哪些能最清楚地反映與“人類世”起始相關的全球變化。鑑於存在多種信號,例如礦物質含量、化學性質、不同種類的化石等,而且它們存在於湖底、極地冰川、熱帶珊瑚等不同環境中,選定“金釘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新京報:如果“人類世”被正式定義,能否預測一下它將持續多久?

扎拉斯維奇:這很難說。地質年代是由人類構建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劃分地球歷史,就像歷史學家用不同方式劃分人類歷史一樣。與“人類世”相關的一些變化將持續數千年,例如氣候和海平面變化。還有一些變化會是永久的,例如物種滅絕或遷徙對生物圈的改變。

新京報記者 陳沁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