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拉德·霍爾同樣能在遠景鏡頭中拍好多個人物。圖片:電影《毀滅之路》遠景鏡頭。

6月3日(周1)早9:30分,影視工業網一錄同行深圳站即將開啓。

地址在:深圳國際消費電子展示交易中心4層(深圳市福田區皇崗路5001號深業上城CEEC-4層)

活動免費,人數不限,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即可入場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照片出自 《埃爾德好萊塢電影》

電影攝影師即是藝術家,也是技術人員。一堵平時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磚牆,經過攝影師的巧手,加上陰影,薄霧,燈光等視覺表現手段,然後變成影片中那個讓觀衆感覺充滿恐懼氣氛的神祕地帶。如何像康拉德·霍爾拍出完美的遠景鏡頭,從各種攝影的角度分析攝影,研究這些攝影大師們,在工作上,是怎麼把一個理論放到實際應用中的。

康拉德·霍爾有十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提名,其中三次分別因電影《虎豹小霸王》 ,《美國麗人》和《毀滅之路》獲獎。在他去世後,其擔任攝影指導的電影《毀滅之路》,仍被追授了BAFTA最佳攝影師獎,ASC協會也授予他四項電影攝影傑出貢獻獎以及終身成就獎。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原文:http://www.premiumbeat.com/blog/ 翻譯:曾宇莎

遠景鏡頭是所有規格的攝影鏡頭中,視角最廣的鏡頭,通常,它們使用鏡頭來建造一種情景的環境和空間。

遠景鏡頭(又名:廣角鏡頭和全景鏡頭)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遠景鏡頭通常表現一個場景的規模、距離和位置。如果要用遠景展示人物,按照攝影屆的慣例,中心人物應該從頭到腳都在畫面內。而這條慣例時常被康拉德·霍爾打破,這也是爲什麼他能成爲這個合集的焦點人物的原因。

當我們研究羅伯特•理查德森的廣角鏡頭作品時,很多人物都被當作主角高高的站在畫面裏。而在康拉德·霍爾的遠景鏡頭中,我們發現許多人物角色要麼是情緒低落的樣子,要麼是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不知所措。這就意味着康拉德·霍爾拍攝的方式和羅伯特•理查德森完全不同,他經常使用空白來讓自己的人物感覺更渺小。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美國麗人》遠景鏡頭

從上面《美國麗人》的劇照中可以看到,萊斯特(凱文•史派西飾演)塌着肩膀坐在了無生趣的房間中間。如果讓這個角色站起來,他在畫面中能有一個更大一點的形象。然而,這個鏡頭的目是要讓他看起來更小。

我選擇這個構圖有很多原因,這可能這是所有康拉德·霍爾的作品中,最能解釋他DP風格的一張劇照了。當霍爾使用遠景鏡頭時,我們看到的人物通常都是坐着的。另一個在他攝影裏的標誌性特點就是人物不露腳。不管他們是坐着還是站着,畫面中的人物基本只拍到腳踝上面。另外,請注意看角落的門。康拉德·霍爾喜歡使用門和門框,有時用以增強其他演員進門的效果,有時用來營造框中框的畫面。現在,我們來看看具有這些特點的例圖,以及更多關於它們的介紹。

遠景鏡頭:框中框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冷血》中的遠景鏡頭

康拉德·霍爾的長鏡頭喜歡把焦點放在單獨的人物上,對於位置的遠近並不十分在意。他用位置和背景引出角色的情緒狀態,所以經常把人物放置在一個門框內。下圖是電影《毀滅之路》中的一個畫面,你可以看到邁克爾•蘇利文(湯姆•漢克斯飾演)站在他的牀前。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毀滅之路》遠景鏡頭

蘇利文剛好站在門框和門之間。而且鏡頭裏也有一條完整的導向線。導向線會在潛意識中引導觀衆的目光看向一個主題。在攝影學中,這是一種工具,讓觀衆看到你想讓他們關注的重點。在這個鏡頭裏,注意觀察牆上的那幅畫,它會領着你的目光看向門框,而在敞開的門中,導線就會引着你看向主要人物。而這裏甚至直接用了一根牀柱指向了漢克的頭。

這個鏡頭真的很出色,而我也會引用更多《毀滅之路》的劇照,這部電影也是我的最愛之一。不僅因爲它有無與倫比的攝影,可以說整部電影就是一個藝術品。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冷血》中的遠景鏡頭

在電影《冷血》中,霍爾也把這種框中框的技術用在其中。同樣,導向線依舊會把你的目光引到門框上。《冷血》改編自杜魯門·卡波特(Truman Capote)的真實犯罪小說,而這個鏡頭能讓觀衆身臨其景,覺得畫面陰冷驚悚。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霹靂鑽》遠景鏡頭

而《霹靂鑽》裏也有精妙的遠景鏡頭,多重的框架把人物很好的放在了正中。你可以直接看到這個倉庫門的中心,左邊是一扇完整的門,右邊有一個垃圾桶。背後還有一個鐵桿構成的矩形門框,以及金屬圈內的另一個門框,簡直是完美的構圖!

雖然康拉德·霍爾頻繁使用門框來創造一個又一個框架(或者是一個又一個又一個…...循環嵌套的框架)。但這個概念還能由許多其他的方法來實現。下圖的《毀滅之路》中審訊的場面,就是其中我最愛的一個例子。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毀滅之路》遠景鏡頭

我們通過邁克爾•蘇利文雙腿間的縫隙,看到了倉庫中的兩個人物。這是一個偷窺的視角,就像沙利文的兒子在偷看這個情景一樣。一方面有框架直接引導我們的視線看向中間,另一方面是頭頂的燈光剛好投射到審訊中的人物,讓我們根本沒有辦法不被這場對話吸引。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鐵窗喋血》的特寫廣角鏡頭

電影《鐵窗喋血》中也有一個很棒的框中框,我該說它是廣角鏡頭?還是叫它特寫鏡頭?不過肯定是一個通過眼鏡的反射來實現框中框的遠景鏡頭。用這個方法來拍囚犯真的很別出心裁。

遠景鏡頭:對話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破曉時刻》的遠景鏡頭

遠景鏡頭很適用於捕捉對話場景,大多數遠景鏡頭都交切兩個中景鏡頭,或兩個特寫鏡頭來拍攝各個人物的談話。霍爾則是用遠景鏡頭直接讓觀衆看到他們談話的全景。上圖是電影《破曉時刻》的一場戲,梅爾 •吉布森和庫爾特•拉塞爾坐在鞦韆上聊天。

A字形鞦韆將他們的輪廓勾勒的很優美,你也該注意到,周圍風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場面有了史詩般的大場面,太陽的自然光成爲了柔和的背景。

有攝影師經常問霍爾,需要多少天,才能拍到到完美的日落鏡頭。他透露,拍攝這一序列的畫面時,就像拍商業廣告一樣,用到了可移動的便攜式鞦韆,來確保夕陽總是在理想的位置。“對比會讓畫面變的有趣。”他繼續道:“而且我們有不止一種方式來創造對比,在電影《破曉時刻》中我用盡了所有諸如此類的技術。”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王者之旅》遠景鏡頭

你一下子就能反應過來,在霍爾的遠景鏡頭中人物經常都是坐着的。在另一個例子中,這是兩個年輕的小象棋手,在康拉德·霍爾拍攝的電影《王者之旅》裏賽棋的畫面。演員頭上多出來的空間可能會顯得有點空曠,但如果下面坐的是兩個成年人,則會讓鏡頭看起來有些傳統。而這裏的重點是要表現小演員的年紀。同樣地,我們再次來看看導向線。位於畫面正中的桌腿直指象棋桌,椅子的扶手方向也加重了強調。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虎豹小霸王》遠景鏡頭

除此之外,其它值得我們一看的則是,人物間在一個屏幕中距離很近的鏡頭。無論是兩個人的對話,還是一羣人圍坐一起的畫面——霍爾從不害怕人物間的距離捱得過近。在電影《虎豹小霸王》中,你經常能看到有的角色黏人的像連體嬰,從來不會離彼此過遠。

遠景鏡頭:演員的出場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毀滅之路》遠景鏡頭

當其他演員出場時,康拉德·霍爾就會輔助使用大門透出的明亮光線。看向上圖,有一個雙重的框中框,在門道的右邊房間,小邁克爾•蘇利文在等他父親回來。一旦老邁克爾開門,他就會剛好走入左邊的走廊。而且他沒有關門,明亮的光線會洋溢其間。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美國麗人》遠景鏡頭

霍爾在《美國麗人》中也故技重施。這個長鏡頭處理的很好,把兩個人物放置在右邊的畫面,左邊留了一道門來平衡視覺。當這道門被推開,就會產生一個絕妙的對比,鎢絲燈昏黃的光線會掌握整個構圖的色譜主動權。而門自身也是一個稱職的導向線,讓右方角色在陰影中也很有味道。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毀滅之路》遠景鏡頭

現在這是個介於遠景和大遠景的鏡頭,由於我們討論的重點是遠景鏡頭,所以就稱它爲——當角色走進構圖的遠景鏡頭。和之前一樣,我們還是先來找框中框,這次使用了橋樑支座來當“門框”,所有的導向線都促使你關注中心人物。這是我們第一次介紹到裘•德洛(Jude Law)的角色馬奎爾,一個迷戀死亡的古怪攝影師。他的存在讓人不安,而隨着他走進畫面——觀衆連對他的出場都會感到心慌意亂。

遠景鏡頭:多個角色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毀滅之路》遠景鏡頭

康拉德·霍爾同樣能在遠景鏡頭中拍好多個人物。也許這麼多年,他從所有事情中學到的精髓都用到了《毀滅之路》的槍戰裏。對於這個場景,甚至可以寫一篇長文來分析。我們看到大雨中有六個冷酷的身影正在槍戰。街面完美的將這場槍戰框在其中,後面的街燈擴寬了街道盡頭的深度,也圈定了範圍。這張劇照可能是整部電影的標誌性看點,也可能是康拉德·霍爾職業生涯中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鏡頭。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冷血》遠景鏡頭

霍爾對使用遠景鏡頭十分得心應手,從電影《冷血》時期我們就能見到多人遠景。這張劇照裏有五個身影正在穿過監獄的院子。當五個人走路時,強光源的照射強化了他們的影子,使得影子與看臺形成的導向線整齊劃一的指向一邊。

大遠景鏡頭:建立位置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虎豹小霸王》大遠景鏡頭

當我們用遠景鏡頭來拍攝一個較遠的畫面,或者要讓人物的形象看起來特別渺小時,就需要用到大遠景鏡頭了。它們幾乎都是用來建立鏡頭,轉換畫面,以及確定最後的鏡頭。

上圖是《虎豹小霸王》中使用大遠景鏡頭的例子,主角(人物間依然靠的很近)正在畫面的中間騎着馬前行。在西方電影中,你的注意力可以馬上被富有特色的山峯吸引,因爲景色本身就擁有鮮活的個性。

下圖的《冷血》劇照也用了大遠景鏡頭。連綿的遠山依舊佔了整個鏡頭的大面幅。角色間還是距離很近,被左右兩邊交叉的鐵路路標圈在了一個範圍之中。從公路邊斷開的鐵軌綿延伸向遙遠的羣山,陡然生出一種別樣的美感。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圖片:電影《冷血》的大遠景鏡頭

看到這裏,你已經對康拉德·霍爾出神入化的攝影技術有了一點概念。對遠景鏡頭也有了更好的理解,相信現在的你已經陷入一種巨大的空虛裏,思考着自己怎樣才能比較這些偉大的作品。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電影製作是一門關於挖掘美,發現美的學說。你應該學習小孩子發現新事物的方式,並將其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我身邊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從生活中發現的小點子,都是我靈感的來源。當你成爲一個能說會道的說書人,你就會開始觀察人們對待事物的態度——會研究光線,會在開車經過田野時多欣賞幾下。感覺就像一整天都在拍電影一樣。”——康拉德·霍爾

全文完

Hey,我是你的老朋友影視工業網。別人關注你走的有多遠,我們關心你走的有多累。這週末開始,我們的第4屆一“錄”同行活動將帶着講師、廠商和禮品去到30個城市,讓我們像許久未見的老友一樣面對面,放鬆緊繃的神經,學習、交流、敘舊。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報名。

4.14北京—4.16天津—4.18石家莊—4.21太原—4.23西安—4.26鄭州—4.28濟南—4.30青島—5.07南京—5.09蘇州—5.12上海—5.14杭州—5.17合肥—5.19武漢—5.22長沙—5.24南昌—5.27福州—5.29廈門—6.01廣州—6.03深圳—6.06海口—6.13昆明—6.15貴陽—6.17重慶—6.20成都—6.22蘭州—6.25呼和浩特—6.28哈爾濱—6.30長春—7.02瀋陽

奧斯卡最佳攝影提名10 次,他如何拍一個遠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