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长用接纳的态度,倾听的姿态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孩子也会从中生发出自己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长。”孩子这样说时,是在表达他对这件事情真实的感受。

这个故事你可能听过,那就再听一次吧,并想一想,当小男孩说出自己的回答时,你的想法是什么?

一个记者采访一个小男孩儿:“如果你是飞机上的机长,飞机没有燃料了,你会怎么办?”

小男孩回答说:“我会通知飞机上的所有人,然后,我会背上降落伞跳机。”

听到这儿,你会怎么想?请真实地回答。

很多人都认为小男孩儿太不负责任了,只想着自己逃命。你是不是也这样想的?

当一群人在质疑小男孩时,小男孩哭着说:“我要去找燃料,然后带着燃料回来救大家。”

大家都误解了小男孩儿,他跳伞并不是要自己逃命,而是想去找到燃料来救大家。只是,他不知道通过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把燃油带回来的。

幼儿期孩子(2-7岁)的所思所想以及语言表达与大人很不同

我们大人常常拿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孩子所表达的,这常常会造成“误会”。

玩过“你说我猜”这个游戏的人都有体会,即使是两个成年人,一方用语言甚至肢体辅助表达出来的信号,另一方常常不能够“心领神会”。而孩子所表达的,更加与成人常规理解的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年龄所对应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导致的。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语言是最灵活的心理表征形式,语言通过把想法和行动区分开,使这一阶段的认知比感知运动阶段(0∽2岁)更有效。

皮亚杰提出在2-7岁期间孩子的认知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最明显的变化是表征或符号活动急剧增加。用人话讲,就是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开始区分想法跟事实之间的差别。

但是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局限性。

1、自我中心

孩子不能够区分自己的想法跟别人的想法,他们只关注自己的观点,同时认为别人的知觉、思维和感受都应该和自己是一样的。他们还呈现出“泛灵论”的思维,魔幻式的思维,认为无生命的客体具有与生命类似的性质。

一家人出去自驾游,已经出发两个小时了。4岁的婷婷忽然想起来忘记带自己的布小熊,哭着闹着要回家,还说小熊会睡不着觉。爸爸妈妈说小熊是布做的,没有生命,不会睡不着觉。可是婷婷哭得更厉害了。显然爸爸妈妈并不知道婷婷是怎样把布小熊看成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而且也没有觉察到孩子语言背后的真实含义:没有布小熊,婷婷在外面会不适应,婷婷会睡不着觉。

2、不能理解守恒

小智和小美是一对双胞胎,妈妈将同样的牛奶倒入大杯子和小杯子中,拿到大杯子的小美不高兴了,非要说小智的牛奶比自己多,因为小智的牛奶比自己的高。妈妈一再解释牛奶是一样多的,可是小美却觉得妈妈骗了自己,妈妈偏向小智,气得哭起来。妈妈也是无语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物体数量,体积,重量等方面的变化是不能理解的,他们常常被观察到的外部特征所迷惑。

3、缺乏等级分类能力

皮亚杰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给孩子呈现16朵花,其中4朵是蓝色的,12朵是黄色的,然后问孩子黄花多还是花多?结果大家猜怎么着,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孩子会回答“黄花多”。真是傻傻分不清啊!

所以,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在孩子眼中对事情的看法和理解跟大人的很有可能是不同的,这是他们年龄所具备的认知能力限制的。

倾听的艺术

我们知道了孩子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往往跟我们大人的经验和知识不在“同一个频道”,不可以简单地用大人的想法去理解。

那是不是我们就要成为儿童心理专家才能够跟孩子好好沟通呢?

当然不是的!

其实用上几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告诉你们他的“真实想法”。我称其为“让孩子多说三句话”的方法。

发生了什么?-专注倾听

首先,当孩子表达时,要让孩子尽量完整地描述事实。这个时候家长就是全神贯注地倾听,注意不要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听。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你和一个人讲话,这个人玩着手机连眼睛都没有看你,你还愿意和他继续讲下去吗?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孩子。如果孩子觉得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就会失去跟家长诉说的欲望。

为了不打断孩子的表达,我们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回应孩子。嗯,啊,然后呢?用这种方式告知孩子“我们在听”,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时间。

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学会共情

共情是指体会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对同一个事物,每个人的感受都可能是不同的。感受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它是客观存在的,就像一双鞋子到底合不合适,每个人穿上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样。我们也要欣然地接纳孩子的感受,哪怕在我们看来有些感受是“不可思议”的。

“我不喜欢奶奶。有好吃的,她总是先给弟弟,然后才给我。”孩子这样说时,是在表达他对这件事情真实的感受。也许奶奶只是觉得大一点的孩子应该后面得到,而两个孩子分得的东西是一样多。但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局限让他将关注点放在了顺序上,而无法意识到其他。

这时,我们要学会放到孩子的位置上感受这个问题,并与之产生共情。“你很想快点吃到,但是奶奶却是在最后给你,所以你觉得委屈对吗?”当我们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并表达出来,孩子会因为觉得自己被理解了,从而释放掉一些负面能量。

孩子的观点是什么?-不做评判,不讲大道理

我们要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观点。很多情况下,我们用倾听和共情让孩子表达完之后,孩子自己的观点和思路也会逐渐清晰,甚至会形成解决的方案。

“如果奶奶下次能够先给我,哪怕同时给我和弟弟,我就会开心很多。”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时,家长不要去过多地评判和讲道理,“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弟弟呀。”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越听越烦,甚至更加与家长较劲。“那我们把想法也告诉奶奶,这样奶奶就会知道下次有好吃的不能让你等这么久了。”这样引导孩子会更好。

让孩子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长用接纳的态度,倾听的姿态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孩子也会从中生发出自己的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击“关注”我,欢迎“收藏”和“转发“!我是“豆妈逗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经的教书匠和班主任,现在的俩娃妈。用专业的知识和具体的实践给予0岁到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建议,关注爸爸妈妈们“家长力”的增长,致力于将育儿变成一件更加快乐和高效的事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