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讓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長用接納的態度,傾聽的姿態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孩子也會從中生髮出自己的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獲得成長。”孩子這樣說時,是在表達他對這件事情真實的感受。

這個故事你可能聽過,那就再聽一次吧,並想一想,當小男孩說出自己的回答時,你的想法是什麼?

一個記者採訪一個小男孩兒:“如果你是飛機上的機長,飛機沒有燃料了,你會怎麼辦?”

小男孩回答說:“我會通知飛機上的所有人,然後,我會背上降落傘跳機。”

聽到這兒,你會怎麼想?請真實地回答。

很多人都認爲小男孩兒太不負責任了,只想着自己逃命。你是不是也這樣想的?

當一羣人在質疑小男孩時,小男孩哭着說:“我要去找燃料,然後帶着燃料回來救大家。”

大家都誤解了小男孩兒,他跳傘並不是要自己逃命,而是想去找到燃料來救大家。只是,他不知道通過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把燃油帶回來的。

幼兒期孩子(2-7歲)的所思所想以及語言表達與大人很不同

我們大人常常拿自己的經驗來理解孩子所表達的,這常常會造成“誤會”。

玩過“你說我猜”這個遊戲的人都有體會,即使是兩個成年人,一方用語言甚至肢體輔助表達出來的信號,另一方常常不能夠“心領神會”。而孩子所表達的,更加與成人常規理解的有所不同,這主要是因爲孩子的年齡所對應的心理特點、認知能力和知識水平導致的。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語言是最靈活的心理表徵形式,語言通過把想法和行動區分開,使這一階段的認知比感知運動階段(0∽2歲)更有效。

皮亞傑提出在2-7歲期間孩子的認知處於“前運算階段”,這一階段最明顯的變化是表徵或符號活動急劇增加。用人話講,就是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看法,並開始區分想法跟事實之間的差別。

但是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能力有很大的侷限性。

1、自我中心

孩子不能夠區分自己的想法跟別人的想法,他們只關注自己的觀點,同時認爲別人的知覺、思維和感受都應該和自己是一樣的。他們還呈現出“泛靈論”的思維,魔幻式的思維,認爲無生命的客體具有與生命類似的性質。

一家人出去自駕遊,已經出發兩個小時了。4歲的婷婷忽然想起來忘記帶自己的布小熊,哭着鬧着要回家,還說小熊會睡不着覺。爸爸媽媽說小熊是布做的,沒有生命,不會睡不着覺。可是婷婷哭得更厲害了。顯然爸爸媽媽並不知道婷婷是怎樣把布小熊看成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而且也沒有覺察到孩子語言背後的真實含義:沒有布小熊,婷婷在外面會不適應,婷婷會睡不着覺。

2、不能理解守恆

小智和小美是一對雙胞胎,媽媽將同樣的牛奶倒入大杯子和小杯子中,拿到大杯子的小美不高興了,非要說小智的牛奶比自己多,因爲小智的牛奶比自己的高。媽媽一再解釋牛奶是一樣多的,可是小美卻覺得媽媽騙了自己,媽媽偏向小智,氣得哭起來。媽媽也是無語了。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物體數量,體積,重量等方面的變化是不能理解的,他們常常被觀察到的外部特徵所迷惑。

3、缺乏等級分類能力

皮亞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給孩子呈現16朵花,其中4朵是藍色的,12朵是黃色的,然後問孩子黃花多還是花多?結果大家猜怎麼着,處於前運算階段的孩子會回答“黃花多”。真是傻傻分不清啊!

所以,現在大家明白了吧!在孩子眼中對事情的看法和理解跟大人的很有可能是不同的,這是他們年齡所具備的認知能力限制的。

傾聽的藝術

我們知道了孩子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信息,往往跟我們大人的經驗和知識不在“同一個頻道”,不可以簡單地用大人的想法去理解。

那是不是我們就要成爲兒童心理專家才能夠跟孩子好好溝通呢?

當然不是的!

其實用上幾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告訴你們他的“真實想法”。我稱其爲“讓孩子多說三句話”的方法。

發生了什麼?-專注傾聽

首先,當孩子表達時,要讓孩子儘量完整地描述事實。這個時候家長就是全神貫注地傾聽,注意不要一邊做其他事情一邊聽。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你和一個人講話,這個人玩着手機連眼睛都沒有看你,你還願意和他繼續講下去嗎?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孩子。如果孩子覺得沒有受到足夠的關注和尊重,就會失去跟家長訴說的慾望。

爲了不打斷孩子的表達,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法回應孩子。嗯,啊,然後呢?用這種方式告知孩子“我們在聽”,給孩子充分表達的時間。

孩子的感受是什麼-學會共情

共情是指體會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

對同一個事物,每個人的感受都可能是不同的。感受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它是客觀存在的,就像一雙鞋子到底合不合適,每個人穿上的感受都可能不一樣。我們也要欣然地接納孩子的感受,哪怕在我們看來有些感受是“不可思議”的。

“我不喜歡奶奶。有好喫的,她總是先給弟弟,然後纔給我。”孩子這樣說時,是在表達他對這件事情真實的感受。也許奶奶只是覺得大一點的孩子應該後面得到,而兩個孩子分得的東西是一樣多。但因爲孩子的認知能力侷限讓他將關注點放在了順序上,而無法意識到其他。

這時,我們要學會放到孩子的位置上感受這個問題,並與之產生共情。“你很想快點喫到,但是奶奶卻是在最後給你,所以你覺得委屈對嗎?”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的感受,並表達出來,孩子會因爲覺得自己被理解了,從而釋放掉一些負面能量。

孩子的觀點是什麼?-不做評判,不講大道理

我們要鼓勵孩子表達出自己對這件事情的觀點。很多情況下,我們用傾聽和共情讓孩子表達完之後,孩子自己的觀點和思路也會逐漸清晰,甚至會形成解決的方案。

“如果奶奶下次能夠先給我,哪怕同時給我和弟弟,我就會開心很多。”當孩子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時,家長不要去過多地評判和講道理,“你是姐姐,你要讓着弟弟呀。”這樣的話只會讓孩子越聽越煩,甚至更加與家長較勁。“那我們把想法也告訴奶奶,這樣奶奶就會知道下次有好喫的不能讓你等這麼久了。”這樣引導孩子會更好。

讓孩子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家長用接納的態度,傾聽的姿態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孩子也會從中生髮出自己的觀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獲得成長。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請點擊“關注”我,歡迎“收藏”和“轉發“!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現在的倆娃媽。用專業的知識和具體的實踐給予0歲到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建議,關注爸爸媽媽們“家長力”的增長,致力於將育兒變成一件更加快樂和高效的事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