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光榮退伍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寂靜的夜幕被漫天煙雨點綴,看曾經過往如花之絢爛,聽鑼鼓喧天訴說青春別離。

  這是中部戰區空軍某場站爲今年最後一批離開的退伍老兵舉行的歡送儀式。

  退伍時節,秋雨寂寥,軍營中卻處處湧動暖流。“正大集團,月薪五千,在江蘇省南通市,大家有沒有想去的。”警衛連連長包學鋒講道。爲做好今年老兵退伍工作,該場站以一腔熱忱辦實事,分門別類爲退伍老兵“解釦子”“鋪路子”,積極與地方企業進行軍地共建,切實通過一系列具體舉措想老兵所想、爲老兵所爲。據警衛連指導員楊繼鵬介紹,老兵離隊前,他們積極協調物流爲復退老兵郵寄物資,開闢“綠色通道”,製作退伍紀念品、分發退伍紀念影集、搞好送別茶話會、召開座談會爲老兵解決困難……這一項項飽含戰友情誼的舉措,幫助他們開啓新的生活旅程。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流走的是帶着部隊深刻烙印的惜別之情,留下的是連隊薪火相傳的光榮傳統。炊事班裏,一名下士在緊張地忙碌着,三尺竈臺彷彿就是他的戰場。他叫蘇興財,是炊事班的“金勺子”。“這道菜不僅要掌握火候,更多的是注意它的搭配。”這是幾天來蘇興財對新兵說的最多的一句話。連隊發展需要傳承,夯實根基需要傳遞。“這幫孩子要是學的不好該怎麼辦。”蘇班長緊皺眉頭。在休息之餘,他把自己多年所積累的菜譜和相關的注意事項滿滿地寫在本子上,把這些寶貴的實踐經驗留給炊事班的戰友。在他即將告別軍營的時刻,他依然心繫連隊發展,依然發光發熱。

  “在崗一分鐘,幹好60秒”。楊麟迎來軍旅生涯中的最後一班崗。那一刻,他邁着鏗鏘的步伐走向哨位,颯爽的軍姿、筆挺的軍裝、標準的動作和堅定的神情透着英武,剛毅的臉龐上盡寫赤誠,他在戰位上用行動詮釋了堅守的含義。

  甘肅籍貫戰士王德江軍事素質好,曾經夢想成爲特種兵的他,從下連開始就苦練軍事技能,槍也成了他最親密的夥伴。離隊前,他拿起自己的槍,重新擦拭了一遍又一遍,與自己一起站崗、執勤、摸爬滾打的無言戰友做最後的道別。王德江是衆多退伍老兵離崗前的一個縮影。

  警衛連的茶話會上,一部由連裏新兵精心製作的紀念視頻,幾首唱不清離愁別緒的歌曲,記錄着老兵們昔日的音容笑貌,見證着老兵們的風雨成長,寄託着戰友間的深情與留戀。此去經年,相見不知何時,卸章摘星歸鄉去,縱然是鋼鐵般的漢子也不禁紅了眼眶。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兩年軍旅生涯,讓我學會了擔當和堅強,也讓我更加成熟。不管以後身在何處,那抹天空藍始終會提醒我,不忘初心,保持軍人本色,在新的崗位上再創佳績。”離隊前一晚,關雷振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軍魂所繫,誓言錚錚。向軍旗告別儀式上,所有退伍老兵深情向軍旗敬禮,發出“若有戰,召必回”的鏗鏘誓言。吳子建說:“昨天我是警衛兵,今天我還是,就算退伍了我依然是。”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一句珍重,道不盡幾多別緒。與戰友深情相擁後,他們登上返鄉列車,帶着對軍營深深地眷戀,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開啓新的旅途。

  文章: 張嶽 楊繼鵬

  圖片:靳慧東 張豪 李建磊

  

  首長爲我戴紅花

  

  退伍代表發言

  

  若有戰,召必回

  

  退伍老兵的內務

  

  我還是警衛連的兵

  

  最後一次在哨位

  

  班長,我捨不得你

  

  頒發紀念章

  

  頒發退役士兵證

  

  這一刻的榮譽

  

  最後一曲高歌

  

  再見了,我親愛的戰友

  

  軍犬最後的告別

  

  最後的引路

  

  祝一路順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